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茶香四溢!西畴法斗乡“白毛茶王”树开采

发布时间:2025-04-19 15:52:09  

4月18日,西畴县法斗乡举办“2025年白毛茶王开采节暨坪寨古茶之乡春茶节”,并召开“白毛茶产业、文化高质量发展峰会”。活动以“保护古茶树、传承茶文化、赋能茶产业”为核心,吸引不少专家学者、茶企代表、爱茶人士齐聚西畴,共同见证西畴茶产业创新发展的新起点。

以茶为媒,古树资源焕发新生机

开采仪式庄重肃穆,祭祀献官就位,执礼者设馔迎茶王树,以五色土、山泉水感谢茶树的馈赠,继而采摘新叶。这一场祭典,既是广大茶农、茶企对大自然的一种感恩,也是对坪寨茶文化的一次传承和演绎。

祭典仪式结束后,参加活动的宾客徒步走进古茶山,徜徉于馨香氤氲的茶山间,了解坪寨古树茶的历史渊源与生长环境。

据悉,坪寨古茶山现存古茶树31万余株,树龄多在200至700年之间,其中“白毛茶王”树高12.8米,被誉为全球白毛茶种内树龄最长、树体最大的植株。依托沪滇合作项目,西畴县通过“党支部+合作社+龙头企业+茶农”模式,2024年古树茶年产值突破4000万元,带动500户茶农,户均增收超1万元,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科技赋能,产学研共筑产业高地

在高峰论坛上,中国科学院、云南农业大学等机构的专家学者围绕古茶树保护、品种研究及产业升级等内容展开专题报告。

“西畴茶产业的核心在于‘本土化’,应聚焦乡土茶树资源的保护与开发,避免盲目追求外来品种,让本地优质资源成为核心竞争力。”中国科学院云南植物研究所博士杨世雄说道。

云南茶马古道学术部主任委员、西双版纳州政协特聘文史委员李路表示:“西畴古茶树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建议从三方面发力:一是强化宣传推广,提升品牌认知;二是深化科技研究,挖掘品种优势;三是加强茶文化历史梳理,为产业注入人文底蕴。”

古茶树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国家创新联盟副秘书长、助理研究员陶燕蓝认为,西畴古茶树资源独特且丰富,需以“三大赋能”实现高质量发展:文化赋能讲好茶故事,科技赋能提升品质标准,产业赋能拓展市场价值。

近年来,西畴县与云南农业大学、云南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达成战略合作,建立古茶树科学管理实验园和种质资源圃,推动茶叶加工技术升级。目前,当地已开发出普洱生熟茶、白茶、竹筒香茶等系列产品,并在“第十四届国际名茶评比”中斩获银奖,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

文旅融合,打造茶乡经济新引擎

活动现场,“品古树茶香·享多彩文旅”短视频大赛颁奖仪式成为亮点。大赛通过镜头记录采茶制茶、茶园风光及民族风情,吸引全网关注,助力文山茶文化“破圈”。《茶山欢歌》《匠心制茶》等获奖作品,以创意视角展现西畴茶产业的活力与温度。

此外,“茶旅融合”成为发展新方向。法斗乡打造“茶王走廊”“香韵大厅”等生态观光打卡点,推出的古茶山野集市、手工制茶体验活动,吸引游客深度参与。2023年至今,坪寨茶区接待游客超5万人次,带动周边餐饮、民宿等产业增收300万余元。

云端竞拍,白毛茶王彰显品牌价值

作为活动压轴环节,“白毛茶王专场拍卖会”采用线上线下同步竞拍,单克茶王嫩芽报价屡创新高。文山隆利春茶业负责人表示:“竞拍不仅是对茶叶品质的认可,更让茶农看到古树茶的增值潜力。”近年来,坪寨古树茶通过直播带货和电商平台,年销售额突破1200万元,产品远销上海、广西等地。

展望未来:生态绿洲孕育金山银山

近年来,西畴县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古茶树为核心,推动三产融合,打造“中国坪寨古茶之乡”金字招牌。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标志着西畴茶产业从传统种植向品牌化、科技化、全域化迈进,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展望未来,西畴县计划扩大生态林下茶园种植规模,建设现代化茶叶交易中心,并借助“一带一路”拓展国际市场,让千年茶香飘向世界。

(西畴融媒记者:勾永龙 雷红梅)

(编辑:董飞 美编:冯鹤 二审:关韦伟 终审:徐昌建)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