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丨彭滟梅:用粉笔丈量山海
发布时间:2025-04-21 16:30:57
近年来,一批批青年勇担使命,投身西部建设,在文山大地书写着青春的华章。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上,他们是不惧风浪的奋斗者,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推出《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系列报道,陆续为大家带来他们的故事。
今天讲述的是《彭滟梅:用粉笔丈量山海》。
“教育的年轮里,没有终点,只有无数个破土而出的春天。一次次的备课、试讲和课堂,我开始初具老师的模样。我想,如何做一名好老师——‘将心比心,凭心而动’。”
2024年,彭滟梅响应“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号召,毅然选择云南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来到了广南县,成为一名支教老师,坚守初心,踏上了遇见光、追逐光、成为光、散发光的旅途……服务期间,她以红色基因铸魂、以西部实践育人,在支教实践中淬炼青年担当,用教育星火点亮乡村振兴之路,为培育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注入青春动能。
在“暖冬行动爱心衣服捐赠”公益活动中,她秉持“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关注学生的即时需求,传递爱心与温暖,将一件件冬衣送到孩子们手中。耕耘乡村基层教育一线,她通过翔实的数据深入了解学情,调整教学计划,同时积极向经验充足的教师请教学习,助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缩在后排的男生嗫嚅着说起外省打工的父母,彭滟梅听见他远远的思念和孤独;埋头簌簌记着笔记的女生,彭滟梅听见她奋力苦学却进步甚微的烦恼;刻在桌角的小字和怯生生的回答,彭滟梅听见了少年最柔软的心事……彭滟梅立志做一名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也躬身做一名倾听者。这是一场教与学的双向奔赴,是一场“老师”和“学生”的双向奔赴。
有些选择一旦扎根大山褶皱,热忱与粉笔灰便在同一个青春里相映生辉。从论文研究到乡村教育一线,彭滟梅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奔赴西部和艰苦地区;扎根教育讲台,点亮边陲学子的求知梦;投身基层事业,助力乡村振兴。“当我还在思考着什么是‘支教’的时候,早已在这条路上摸索很久了。身临全新的教学困境,感受留守儿童的孤独,应对艰苦的教学生活环境……我个人的能力有限,但志愿热情是无限的,我将在有限的时间里,带孩子看到自己更多的可能性。”彭滟梅说。
支教青年们用粉笔丈量山海,将青春刻进壮乡苗岭的晨雾与朝霞。越来越多像彭滟梅这样的志愿者,怀着“让课本长出土地的根”的信念,在乡村教育事业中,书写了一场跨越千里的教育共生。
(来源:共青团文山州委)
(编辑:陶晶晶 美编:冯明兰 二审:郑泽娅 终审:徐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