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七彩地名我来讲——文山地名(二十九)都龙
发布时间:2025-04-22 10:00:45
都龙镇地处马关县城东南部,“都龙”现名为壮译音,“龙(long)”原为“竜(long)”,壮语之意为:盛产野芭蕉的坝子。境内国境线长达58.4千米(5—9号界碑立于国境线上),占全县国境线的42.3%,境内有堡梁街、茅坪两个边民互市点。
都龙口岸(图片由马关县边管委提供)
都龙境内自然资源丰富。最高海拔2579.5米,最低海拔350米,年平均气温17℃。有物种丰富的省级自然保护区——老君山,有适宜种植荔枝、香蕉等热区水果的数万亩低海拔热区及适宜草果、八角、核桃等生长的温凉地带。全镇森林覆盖率达42.1%,现已探明的矿产有锡、铜、锌等矿产资源30余种,素有“中国第三锡都”之称,是全国第一大铟资源基地。
据《汉书:地理志》载,马关都龙一带,古代为进桑部落的活动区域,汉武帝时内附,以其地置进桑县,隶益州刺史部的洋河部。进桑部落曾与句町、漏卧等氏族部落结盟,后来发展成了强大的句町国,其辖区包括今文山州内全境及其周边的一些地区。由于能够大量制造和广泛使用青铜工具和武器,因而农业经济发达、军事力量强大,社会文化繁荣,在历史上存在的时间比滇国长500多年,比大理国早1000多年。
境内尚保存着浓郁的民族文化和纯朴的民风民俗,如悦耳动听的苗族“响篾”“横箫”,记述生产生活的布依族“打花棍”,神秘而质朴的瑶族“渡戒”仪式等,保存至今的《摩经》和《鸡卜经》,是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
(来源:文山州民政局)
(编辑:郭韦 美编:冯蕾 二审:郑泽娅 终审:徐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