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逆“风”前行:文山州皮防所副所长余秀峰的麻风病防治故事
发布时间:2025-04-22 10:10:35
在大众认知里
麻风病或许是一个遥远而陌生的名词
但在皮防所医生的世界里
麻风病防治是一场需要长期坚守的战役
4月21日下午,文山州皮防所副所长、副主任医师余秀峰走进文山州融媒体中心综合广播《文山故事》访谈节目的直播间,为我们讲述他从事皮防工作31年,一直致力于消除麻风病的政策、措施研究和深入实践,长期奔走在消除麻风危害工作一线的逆“风”故事。
直播中,余秀峰谈到他是如何开始接触并投身于麻风病防治工作的。余秀峰刚到文山州皮肤病防治所工作的时候,单位领导就告诉他,主要业务工作就是麻风防治工作,并安排他在麻风防治科工作,因此,余秀峰一直从事麻风病防治科工作至今。
麻风病是一种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主要侵犯人体皮肤和周围神经的慢性传染病,在国家法定报告传染病中属于丙类传染病,患上麻风病不会导致人体死亡,但不治疗或晚治疗必然导致人体面部四肢出现毁损性的残疾。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麻风病是不治之症,所有麻风病患者都有比较严重的残疾,越是边远、贫穷、卫生条件差的地方,越容易发生麻风病。文山州有规模开展麻风病防治是新中国成立后的1956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控制传染阶段(1956-1980年),基本消灭阶段(1981-2000年)和消除麻风危害阶段(2001-2030年)。
“在消除麻风危害阶段,我们国家出台了两个重要文件,第一个是2011年出台的《全国消除麻风危害规划(2011-2020年)》,第二个是2024年出台的《全国消除麻风危害可持续发展规划(2024-2030年)》。在这两个规划里面明确要求我们不但要控制好麻风病的流行与传播,而且要求相关的部门(卫生、民政、财政、公安、教育、医保、广电、农业农村局等)参与全面彻底解决麻风病人和家庭的生活保障和社会保障,保证麻风病患者及其家属能够同步脱贫,共享社会文明进步的成果。”余秀峰说。
余秀峰介绍,在消除麻风病传染源方面,主要是发现早期麻风病人,给予规范的治疗,病人接受规范治疗后,即可杀灭体内99.99%的麻风杆菌,病人丧失传染性。
提及麻风病,大家都会退避三舍,作为一名专职麻防医生是需要强大的抗压能力。余秀峰说,是前辈的榜样、病人的信任、家人的支持给了他坚持的动力。“我们单位麻风防治的前辈们,包括基层皮防站的麻防医生给了我榜样的力量,麻风病人们对麻风医生的信赖和对生活的渴望给了我动力。每次到病人家中,不管病人家里怎么穷,总是把家里最好的东西拿出来招待医生,内心感觉自己的努力是有价值的。还有感谢我的妻子,在结婚前就对我的工作特别了解,在多年的工作中,家里人特别支持我。”
余秀峰表示,经过多年努力,全州在麻风病防治方面取得了很大成效。一是麻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实现了“三个降低、两个缩短、两个提高”,即麻风发现率、患病率和新发病人畸残比明显下降;新发病人平均延迟期、平均治愈疗程明显缩短;麻风综合防控质量和患者及康复者生存质量明显提高;二是麻风防治工作实现“四个率先”,率先在全国把麻风防治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进行管理;率先在全国实行麻风二代和三代以内亲属追踪体检;率先在全国推广利福平、利福喷丁高危人群预防性服药;率先在全国对州内外迁外嫁人员实施“互通互检”,对长期外出高危人群实施“返乡体检”;三是消除麻风危害的长效机制全面建立;四是麻风防治工作取得重大进展。文山州麻风病防治科研工作获得国务院、省部级、地厅级科技进步奖近20项,文山州皮防所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麻风病控制中心授予“麻风防治培训与科学研究基地”,中国麻风防治协会授予“全国麻风防治教学培训基地”“消除麻风危害示范区”。
“文山州消除麻风危害取得今天的成绩,是几代皮防人几十年如一日努力工作的结果,要把这样的成果巩固好还需要我们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支持,还需要消除麻风危害各成员单位的共同努力,也需要卫健系统全体医务工作者无私地奉献。”余秀峰说。
(记者:廖志文)
(编辑:陶晶晶 美编:冯明兰 二审:郑泽娅 终审:徐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