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新文山 新实践】实施七大行动推进文山学院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5-04-22 10:17:07
实施七大行动推进文山学院高质量发展
中共文山学院党委
2023年6月,省委书记王宁在教育发展大会上指出,支持文山学院建设三七大健康产业学院。文山学院以此为契机,深刻认识高等教育的本质特征,深入把握并遵循办学规律,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强化学校改革发展顶层设计,聚焦“三个定位”和“3815”战略发展目标,全面落实省教育厅与文山州共建文山学院协议,把学校发展与国家、与时代、与地方、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努力做到“真融入、真推动、真服务”,在内涵式发展中不断提升办学质量和办学品位。
2024年,文山学院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校各项工作扎实有序推进。铸魂育人,凝练特色。持续推进新时代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工程,人文与传媒学院学生第二党支部顺利通过了教育部第三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验收。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用实干实绩彰显党纪学习教育成效。扎实推进思想政治工作提质增效,获批省级“新师范”课程思政教改项目,入选省级课程思政优秀案例课程2项。全面加强统战群团工作,选树第一批校级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及个人。聚焦内涵,启智润心。顺利入选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省级立项建设名单。大力推动专业“去D”行动,成为唯一一所理工类专业、学生占比均超过50%的州市本科高校。获批省级一流课程7门,13个师范专业通过教育部师范专业二级认证,认证比例位居全省前列。持续开拓就业市场,毕业生初次去向落实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获教育部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19项,立项获批省级众创空间,获得省级创新大赛银奖9项,实现重大突破。招才引智,活力迸发。以教育家精神引领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完善教师荣誉制度,开展首次“十佳辅导员”“十佳班主任”“我最喜爱的教师”评选活动,认定第一批文院英才,新招聘教师53人,引进银龄教师50人。教师在省级以上教学技能竞赛中获奖11项,指导学生获专业技能国家级奖项73项、省级234项。完善教师发展支持服务体系,集中组织教师9个班次共计380余人次研修。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三七大健康产业学院入选云南省首批现代产业学院,绿色铝材智能制造产业学院正式挂牌。三七品种“苗乡抗七1号”连续两年入选云南省主导品种。全年获批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50项,立项经费1454.9万元。助推边疆教育振兴,“3+4”中本贯通培养项目正式招生,倾情开展新高考9门学科送教,学校“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被评为全省优秀。开放发展,深化合作。加入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23联盟,与9家高校组建“不孤”联盟。与越南、泰国5所学校签订合作协议,与越南城东大学筹建“经世学堂”,在泰国清迈教联高级中学建立学生实习实训基地,与越南太原大学外国语学院共同建设越南语专业虚拟教研室。治理水平,持续跃升。启动新一轮规章制度“废、改、立”,梳理435项规章制度。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城南校区教师教育专业实训中心已具备使用条件。用情解决师生急难愁盼,系统开展“七校同创”,建设平安“五心驿站”、高质量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
文山学院校园一角
按照《云南省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部署,结合学校发展实际,文山学院认真研究制定实施方案,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突出补短板、强弱项、扬优势、保安全、促团结,将通过实施高质量发展七大行动,实现三年上台阶,为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奠定基础。
实施一流党建领航行动,引领高质量发展。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办学治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牢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健全党建工作责任落实体系,对照“标杆”“样板”“示范”标准,创建一批“标杆院系”“样板支部”和省级示范党组织。建立起一支优秀的马克思主义学科队伍,配齐建强专职思政课教师及辅导员,形成文山学院特色的“行走的思政课”品牌,力争建成省级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健全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完善风险隐患预警评估和全面检查机制。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施“七校同创”计划,建成云南省文明校园、清廉学校、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绿美校园、法治校园、平安校园、无烟校园。
实施应用型提质行动,凸显办学特色优势。建设区域优势明显的一流学科,形成创建省级一流学科“1+2+3”布局。积极培育建设中药学、材料与化工和教育3个专业硕士点。扎实推进学分制改革,全力推进“争B扩C去D”计划,顺利通过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建设四个特色鲜明的现代产业学院,以“全省标杆、全国一流、世界知名”为目标,重点建设三七大健康产业学院。强化促学培优和个性化帮扶服务,大学英语四六级过级率、考研报考率和录取率达到省内同类院校平均水平,毕业生初次就业去向落实率达到全省平均水平。
实施“文山学院重点科研创新计划”,提高服务地方能力。申报教育部中药材大品种三七工程研究中心、云南省三七农业工程技术中心,推进绿色铝基新材料省级重点实验室分中心培育建设,积极引进服务产业发展的科技创新团队。完善科研成果转化及产业化运行机制,提高服务产业发展水平。实施“文山学院服务乡村振兴计划”,打造文院版现代农业科技小院,创建文山学院服务乡村振兴示范点,担当服务乡村振兴之责。
实施文山学院英才建设行动,提升师资整体水平。多渠道引进高层次人才,多维度稳住现有高层次人才,多方位争取上级帮扶,多举措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勇于担当作为的干部队伍。实现教师队伍总量充足,专任教师中博士比、高职称比达到全省同类院校平均水平,“双师双能型”教师占比达到50%,形成一支师德高尚、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水平教师队伍。
文山学院学生实地参观马关县红果参产业
实施开放的文山学院建设行动,激发合作办学活力。深入开展以面向越南、泰国、老挝为重点的教育合作交流,提升师资队伍国际化水平,统筹实施大学生海外访学项目,建设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海外实训基地,申报外国留学生云南省政府奖学金招生学校,力争建成国别研究中心(越南研究所)。派送出国留学生和来校非学历留学生逐年增长,学历留学生培养实现零的突破。
实施文院迁建专项行动,突破发展空间瓶颈。根据云南省教育厅和文山州人民政府共建文山学院协议,按照“要把文山学院新校区建设成为文山新地标”的要求,全力推进新校区项目建设,三年建成,“十四五”末完成一期工程建设和部分搬迁工作。
实施保障条件提质行动,增强发展建设动能。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和督查督办考评机制,强化制度保障,深化作风革命、效能革命。全面接入教育专网,推广使用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助推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提升。完成智慧校园建设,实现校园各项事务网上办、掌上办。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取得实效,师生对后勤服务满意度明显提高。建设文明美丽、低碳环保、节能降耗的校园环境成效显著。
文山学院将以实施七大行动为抓手,着力提高应用型大学建设水平,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着力提升教育服务国家战略和云南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办好文山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为建设教育强省,谱写好中国式现代化云南篇章作出新的文山学院贡献。
(来源:中共文山学院党委)
(编辑:陶晶晶 美编:冯明兰 二审:郑泽娅 终审:徐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