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广南县农业生产资料公司:扎根乡土七十载 匠心服务润“三农”

发布时间:2025-04-25 15:53:46  

在滇东南的广袤土地上,广南县农业生产资料公司已默默耕耘了70个春秋。自1955年成立以来,这家以“为农、务农、姓农”为宗旨的企业,始终将双脚扎进泥土,用一袋袋化肥、一瓶瓶农药、一场场农技培训,托起当地农业发展的希望。公司总经理昝成宁的办公室里,草帽和沾满泥渍的筒靴格外醒目——这是他与团队服务“三农”的“勋章”,也是这家老牌供销企业精神传承的缩影。

一站式服务:让农民“进一道门,解万般难”

“只要迈入这道门,所有农资问题都能解决!”在广南县城农资服务一体店,化肥、农药、种子等物资琳琅满目。这里不仅是销售点,更是农民的“田间诊所”。工作人员会根据海拔高度、土壤特性推荐适配品种,甚至为农户算清“种植经济账”。“许多群众以为自己赚了钱,其实忽略了隐性成本。”昝成宁说。

这种“一站式”服务已延伸至全县14个乡镇的34个便民服务站。2022年启动的农资服务网络,通过4辆配送车构建起高效物流体系,将平均配送时间压缩至1天内,连偏远山区也能享受上门送货,解决了农户 “最后一公里” 的农资购买难题。2024年,公司销售化肥6200余吨,农资服务市场占有率达25%,稳居全州前列。而支撑这些数据的,是一套“内循环流程闭环”服务机制:工作人员主动报备工作、农技团队6小时内响应求助、农资储备充足稳定、地膜和农药瓶登记回收……“我们要让资源循环起来,同时也要降低农资带来的污染问题,连装农资的纸箱都要统一回收。”昝成宁笑道。

庄稼医院的“科技处方”:从“预防病害”到“下地看病”

作为全省绿色农资推广试点县,为了更好地解决农户在种植过程中的技术难题,助力农业增效,该公司正在打造庄稼医院农技专家工作站。这里有一支特殊的“医生”队伍——他们不仅开农药“处方”,更传授“防病于未然”的科技种田理念。公司聘请省农科院专家钱斌作为首席顾问,针对农作物会遇到的各种病害问题,研发出一套“节气农技服务体系”。从育苗到成熟,每个生长阶段都有对应的培训课程,累计开展田间培训、集中培训超500场,课件存量“1TB硬盘都装不完”。

“庄稼医生”的足迹遍布山乡。昝成宁的手机相册里,满是团队在田间地头提供农技服务的身影。“这张照片是在地里教农户辣椒打岔,辣椒达到30公分,下面的叶子不打岔以后长出来就是拖地辣。”“这是去底圩乡教农户规划姜地,踩滑了脚骨裂肿起来了,对于我们技术员来说是家常便饭了。”昝成宁对手机相册里的每一张照片都能娓娓道来。但让他揪心的是山区的基础设施短板,广南县好几个乡镇都面临缺水问题,连续两年都遇到干旱。“上一年我们去黑支果看到50多岁的群众背着20斤水去地里,拿瓢一点一点浇水,看着不忍心,我说今天下午我什么工作都不做了,帮她背了一个下午的水浇辣椒。”

农技服务中的供销传承

“老一代供销人挑扁担送货上山,现在我们用车、无人机送肥打药,但服务的心从未改变。” 在昝成宁看来,供销社的魂在于“传承”。从会计专业毕业生到农业“百事通”,昝成宁的25年供销生涯,恰是这家企业服务“三农”的生动注脚。草帽戴烂了好几顶,但为民服务的初心愈发明亮。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广南县农业生产资料公司仍将如田埂上的蒲公英,把农技服务的种子播撒在每寸需要它的土地上。

(实习记者:陈才艳 记者:刘红丹)

(编辑:陶晶晶 美编:冯明兰 二审:郑泽娅 终审:徐昌建)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