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悠悠玛瑙情 清韵芦柴冲——探访玛瑙村的清廉蜕变

发布时间:2025-04-30 15:09:42  

正午的阳光倾泻而下,研学采访团的小伙伴们在平稳的大巴上昏昏欲睡。突然,一个急转弯将众人惊醒,窗外青山如黛,连片的玉米苗随风摇曳,掀起层层碧浪。红瓦白墙的村舍在视野中渐次展开,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水墨画卷。“芦柴冲到了!”随着一声轻呼,大家的目光瞬间被村口花台上五彩斑斓的砌墙石吸引。

“这是玛瑙石,咱村的玛瑙不光值钱,还教会了干部和老百姓咋做人哩!”村党总支书记李天丽笑着指了指花台。

玛瑙,这个大自然的馈赠,早已成为芦柴冲最闪亮的文化名片。其“刚硬纯粹、从容沉稳、弃糟取精”的特质,恰与廉洁文化的内核不谋而合。如何将这份地质瑰宝转化为精神财富,使之成为推动基层治理的文化力量,是这个小村庄推进清廉村居建设正在书写的时代答卷。

围绕“班子清廉、干部清正、村务清爽、民风清朗”的清廉村居建设目标,该村紧扣玛瑙硬度强、透性好等特质,在阳光村务、小微权力监督等方面持续探索。

在玛瑙矿中念“廉经”

“我们始终以玛瑙文化为镜。”李天丽介绍,在落实村“两委”廉政教育方面,该村通过建设玛瑙文化墙,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契机,组织村“两委”干部、农村党员开展“玛瑙说廉”活动,用“石头话”讲“廉政理”,并通过建立村、组干部廉政档案,加强村组干部监督,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如玛瑙透亮般干事创业。

问及成效,李天丽讲述了去年8月村里计划修缮水毁道路时的故事。当时有干部提议“熟人承包”,被她断然拒绝:“打理村务如同雕琢玛瑙,容不得半点杂质,工程必须公开招标!”最终,项目严格按“四议两公开”程序阳光运作,每一笔开支都在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下清晰可查。“坐收坐支,白条入账等‘三资’管理中的违规违纪问题已经全部规范了。”李天丽介绍,如今,不论是“三会一课”,还是主题党课,或是廉政教育,“玛瑙经”已成为村干部们的“必修课”。

在“阳光账本”里晒信任

采访中,记账员小代搬出一摞泛黄的账本。翻开最近一册,她说:“这个月的都核对清楚了,明天就可以公开。”“以前群众总觉得‘干部口袋深’,现在任何村民都可以来查账。”她自信地说道。

小代的自信,源自该镇纪委指导该村打造“玛瑙清风”品牌,将玛瑙的“透明”特质融入村务管理,建立“阳光三务”平台,实现村级事务全流程公开,让权力运行如玛瑙般清澈可见。

“买一把扫帚5元都记录在案?”采访人员向小代确认财务公开栏内村集体资金收支情况。

“当然,一分一厘都要算清楚,玛瑙要透光看,咱村务也得敞亮着办。”小代肯定地说。

如今,芦柴冲村还开设了二维码公开栏,村民们只需扫一扫二维码,就能对村务、财务了如指掌。

在玛瑙新意中正民风

“‘善恶心生、一念两重天、一泓清水’是玛瑙文化中蕴含的新意。”李天丽介绍,该村持续深入挖掘“玛瑙家族”中不同成员的文化内涵,不断丰富其精神实质,使其在矛盾纠纷调解、移风易俗等方面发挥以文化人之功。

“群众嘛,有时你跟他讲大道理他难以接受,如果你讲咱村的玛瑙,讲玛瑙工艺里的智慧,他们便能听得进,也信服。”李天丽谈道,前不久,村民张大哥眼看别人承包村集体土地发展水果产业很红火心生妒忌,便造谣租户侵占村集体资产,煽动村民闹矛盾。经村务委员会核实并澄清后,对其进行了批评教育,张大哥还不服气。最终,村干部让他参观玛瑙文化墙,跟他讲述玛瑙原石千磨万砺方成器的道理,巧妙地解开了老张的心结。

暮色渐沉,走进村史馆,玛瑙文化墙上“同向发力”板块“每位党员干部要如玛瑙一般,以自己的鲜艳之色相互映衬……”尤为醒目。李天丽轻声念完,转头对记者说:“玛瑙是老天赏的名片,清廉是咱自己挣的脸面。”

采访手记

芦柴冲的清廉建设,恰似当地特有的玛瑙——历经岁月打磨而愈发温润通透。在这里,坚硬的石头诉说着柔性的治理智慧,质朴的民风映照着清朗的政治生态。或许,这就是乡村振兴最动人的底色。

(通讯员:喻天丽)

(编辑:董飞 美编:冯蕾 二审:关韦伟 终审:徐昌建)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