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三区建设”点亮美美的平远

发布时间:2025-05-01 10:03:17  

“2021年,当时州委提出了打造平远片区‘三区’建设,就是用发展来解决这个片区长治久不安的问题,而不是简简单单的‘三化治理’‘一打了之’。”州民族宗教委副主任,州委民族团结工作队副队长卢飞坚定地说。

平远片区具有复杂的历史和宗教背景,要通过发展经济,让平远片区的各民族群众凝心聚力,投身发展产业过上好日子,州委民族团结工作队协同砚山县委、县政府推动平远片区进入“三区建设”新阶段。

自去年底以来,砚山县平远镇回龙社区马鞍山村的房前屋后新建了许多大棚,这便是州委民族团结工作队为该片区的群众量身定做的产业——庭院蓝莓。仲夏时节,蓝莓陆续成熟,大棚里活跃着妇女们忙碌的身影。戴指套、采果、分级,村民李王进趁着中午的空闲时间忙着采摘蓝莓。“第一批果子已经采收完了,卖了1000块钱,院子大闲着也是闲着,能做庭院经济增加点收入也是挺好的。”李王进高兴地说。

“院子大”是平远片区的突出特点,家家户户的院坝少的几百平方米,多的有几亩地大,街头巷尾,房前屋后的闲置土地不但杂草丛生影响村容村貌,更浪费了宝贵的土地资源。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州委民族团结工作队决定利用这些空地发展庭院经济。对于群众来说祖祖辈辈都是栽种玉米、油菜、豌豆等传统作物,现在突然要栽种高端的水果——蓝莓,群众畏首畏尾,担心失败,害怕亏本。

“因为群众不懂技术,又怕亏钱,投资又比较高,所以就有这个顾虑。”平远镇回龙社区党总支书记罗进香解释道。

在州委民族团结工作队及当地党委、政府的动员下,党员干部及部分敢想敢干的年轻人带头搞起了试验种植,首批22户群众建起了蓝莓大棚。为了完善机制,减小风险,州委民族团结工作队为蓝莓产业引进了公司,成立了合作社。按照协议,利润分成采取532模式,农户、村集体、公司依次占比百分之50、30和20。农户使用自家的庭院,承担建设大棚及水肥系统的费用;合作社承担果苗、技术指导及药肥的费用;红河普洛百瑞公司负责蓝莓销售。在利益联结机制的作用下,第一批蓝莓茁壮成长,群众利用家庭空闲时间进行管理、采摘。村庄不但变美了,而且收入也增加了。

州委民族团结工作队既要为群众找“出路”,也要为未知的风险留“退路”。“如果蓝莓后期的利润降低的话,我们就更换经济作物,大棚以及水肥系统在群众院子里,属于群众的固定资产,随时都可以调整产业,群众的投资就不会浪费。”罗进香说道。

为了让蓝莓产业持久平稳运行发展,州委民族团结工作队又积极对接保险公司,为该片区量身定做“民族团结保”产品,每亩保费为960元,农户、合作社、公司按照百分之50、30、20的比例承担。保险受理范围为病虫害及自然灾害。目前,马鞍山村首批蓝莓种植户22户,种植面积约14亩,栽种5800盆,毛收入约40万元。

随着产业的发展逐步成型,州委民族团结工作队同步着手构建立体治安防控体系,探索“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化”治理模式,开展“石榴红”系列活动,协同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示范区、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标志区“三区”建设,实施“拆墙透绿”工程,打开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心”墙,把冷冷清清的院子变成热热闹闹的“广场”,促进各民族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全方位交往交流交融。“感谢党和政府,现在个个都说我家院子漂亮,以前是高墙大院,家家都把自己封闭起来,现在拆掉围墙,把家里的景观亮出来,街坊邻居路过都要打个招呼。”砚山县平远镇田心社区村民杨继超乐呵呵地说。

平远片区以砚山县平远镇为中心,包括文山市红甸回族乡和砚山县阿舍彝族乡、稼依镇共4个乡镇,常住人口约20万人,回族、壮族、彝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占三分之二以上。该片区土地平整连片,适合发展大规模现代农业。近年来,该片区大力发展辣椒、烤烟、蔬菜、山药、蓝莓、奶牛等高原特色农业,稼依镇成为全国第二大辣椒专业市场,平远片区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重要基地,促进群众持续增收,建成高标准农田21万亩,发展烤烟、辣椒、马铃薯等特色农业36万亩。2024年,平远片区人均可支配收入2.34万元,高于全州平均水平。

(记者:张军丽)

(编辑:刘虹 美编:陆军 二审:谢思思 终审:徐昌建)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