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立夏养生,重在“养心”!做好这几件事很重要!转给家人→

发布时间:2025-05-05 10:51:25  

5月5日将迎来立夏
这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
中医认为“夏气与心气相通”
顺时养生,应注意“养心”
立夏时节养生要注意什么?
往下看,一同了解↓



立夏怎么养心


夏天酷热,容易出很多汗,汗为心之液,出汗过多可能出现心悸、心律不齐等状况。3个方法帮您清心、养心,快拿小本本记下来↓↓


  • 拍打心包经 


晚上7~9点是血液循环的旺盛时期,可通过拍打心包经,或按压手臂肘窝处,增强心脏的供血能力以及大脑的血液循环。手掌空心从上臂到下臂再到中指尖,拍打200次左右,左右交替,养护心脏。

  • 按摩中指


中指对应着心包经,做弹中指的动作可以活动心包经。两个中指都要弹按,100~200次为宜。


图片

  • 屈指通心络


屈指有泻心火、通畅心经、提神醒脑之效。采取自然站立或坐姿,身体放松,一手握拳,小指伸直,其余四指握拢,然后小指用力向掌心屈伸81次,两手交替进行。




立夏怎么


立夏过后,天气转暖,温度逐渐升高,阳气渐旺,人们有时会感觉心烦意乱、失眠上火。一旦心火过旺,人就容易感到燥热,甚至降低免疫力。夏季饮食有“三宜”,看看你吃对了吗。



  • 宜淡


以低脂、易消化、富含纤维素食物为主,多食蔬果、粗粮,多食清润祛湿的食物,鱼、瘦肉、鸭肉、薏米、冬瓜、木瓜、玉米等,少食过咸的食物以及动物内脏、肥肉等。


  • 宜酸


多食酸甘的食物,以助肝养胃、养心安神,如莲子、百合、玉米、山楂、杨梅、黄瓜、豆类等。


图片


  • 宜暖


“春夏养阳”,夏季虽炎热,饮食却宜温暖,少食冷饮、冰镇瓜果,以免损伤脾阳。


立夏节气如何运用传统药膳养生防病?戳视频,这个食补的方子速速收好↓↓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推荐了一个药膳——绿豆百合桂花汤。天气炎热,这款汤能清热去暑、安神。绿豆50克、百合20克、陈皮10克,注意提前把绿豆泡一个小时,泡松软后和百合、陈皮一起下锅,煮到软烂时,可以加一些桂花、冰糖,老少咸宜。




立夏怎么


立夏以后,天气渐热,运动需适当,不可剧烈运动。应选择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慢节奏的有氧运动,时间不宜超过1小时。

此外,夏季运动还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时间。


立夏后,气温逐渐升高,紫外线也较强。因此,运动时间最好选择在清晨或傍晚,以避免强紫外线对皮肤和身体造成损害,减少中暑的风险。


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中医运动医学中心主任 朱立国:我们的心率一般在中度训练中有一个上限和下限,简单的公式为,下限220减去年龄,再乘以60%,达到这种心率才起到锻炼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上限尽量不要超过220减去年龄,再乘以70%




立夏怎么


夏天炎热,很多人烦躁、心神不安,影响睡眠,甚至产生了焦虑等情绪问题。夏天睡不好?不妨试试这两个动作!睡前各按揉一分钟,轻松拥有好睡眠。


立夏后,作息应适当调整,宜晚睡早起,中午适当午睡,以助消除疲劳,养足心气。日常应尽量保持心态平和、精神放松,静养身心才能更好地养护心气。




立夏养生
这些误区要绕开


立夏节气,呵护健康,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这些做法都对吗?戳视频,听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解答↓


  • 运动后洗冷水澡既可降温,也能健体强身?


运动后大量出汗,属于阳气外泄。如果这时洗冷水澡,毛孔紧急闭塞,人体内积热排不出来,体表血管闭塞收缩,造成供血障碍,脑袋眩晕。个别情况大汗后冷水一激,产生休克。运动后让汗出一会儿,再用温水洗澡,解乏又健身。


  • 天气热,喝冰镇啤酒能解暑吗?


天气炎热,喝一点冰镇啤酒不是不可以,但是不能大量喝、经常喝。啤酒中含酒精,也是高热量的。喝完啤酒后,往往口腔更干,浑身有热乎乎的感觉,并不觉得清爽。此外,喝冰镇啤酒对消化系统不利,长期大量饮用冰镇啤酒对人体有害。

图片


  • 夏季夜跑对身心有益吗?


从中医角度是不提倡的,夏季是养阳的,大量运动对阳气有消耗,过于兴奋对晚上睡眠也不利。晚上可以做一些安静或轻缓的运动,比如散步、慢跑,不适合剧烈运动。


  • 天热食欲不佳正好可以减肥,这样做对吗?


利用酷暑不想吃东西快速降体重,对人体是有伤害的。想减肥,调控饮食是一个方面,还要配合合理膳食、营养充足,结合适量运动,综合调理。仅仅靠不吃饭来减肥,对身体健康是不利的。


(来源:央视一套)

(编辑:周秋 美编:冯明兰 二审:关韦伟 终审:徐昌建)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