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当文化IP成为城市发展新引擎,米线经济的长尾效应显现
发布时间:2025-05-06 15:33:14
文山早点(米线)文化周虽已落幕,但文山市华龙湖畔的商贸展日均客流仍保持在上万人次,文山早点(米线)文化周的活力持续释放。这一现象揭示,以美食为载体的文化IP,正通过“节庆引爆—产业沉淀—生态延展”的三段式路径,重构地方经济发展逻辑。
早点(米线)文化周期间举办的文山学院音乐节、文山米线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文山首届空间设计艺术节、“非遗手作体验”等精彩的创新形式,将单一美食活动升级为民族文化交流平台。这种转化不仅留存了节庆热度,更让米线从饮食符号上升为文化标识,这种“软硬结合”的产业模式,远比短期促销更具持久性。正如玉溪米线节中,土主祭祀游行与非遗技艺展示形成的复合体验,使消费者愿意为“文化附加值”持续买单;贵阳小吃经济的实践同样证明了当锅巴糍粑等单品成为城市IP,其带动的旅游消费可突破地域限制。
早点(米线)文化周集结的敖家花园、桥园老北桥、何氏久久、吉祥饭店、赵家椒盐饼等多家本土老字号商户,实则是区域协同发展的缩影,这也告诉我们,当文化记忆转化为可量化、可复制的商业基因,小吃也能成就大产业。而柳州螺蛳粉的逆袭对我们来说更具启示意义,这个曾经的地域料理,通过建立全产业链标准体系,衍生出预包装食品、主题民宿、文创潮玩等多元产品矩阵,形成覆盖农业、制造、文旅的立体经济生态,其产值十年间增长280倍的数据背后,是文化元素对产业链的深度重构。
在过去的一周里,从“一元体验文山老味道”的暖心活动,到活力满满的“健康跑”;从非遗技艺的现场展示,到充满创意的短视频大赛;还有赶团结街、过幸福节以及温馨热闹的民族团结长街宴,每一项活动都生动地展现了各民族之间相互交融、和美的场景。
这次活动的参与度很高,传统美食借力互联网打破时空约束,主题晚会拉动夜间经济,线上线下联动吸引了50万人次的游客,实现了2500万元的经济收益。未来,文山将继续深化“美食+”融合,让米线文化带动农业、旅游、文创等多个产业一起协同发展,打造完整的产业链生态。同时,还会强化品牌建设,支持企业提升品质、创新服务,让“文山米线”成为全国知名的文化IP。
站在消费升级与产业转型的交汇点,文山米线经济的持续繁荣揭示了一个真理,文化品牌的真正价值不在于制造短暂狂欢,而在于构建能够自我进化的经济生态系统。当传统技艺遇见现代管理,当地方味道拥抱全球市场,当文化记忆转化为产业基因,那些冒着热气的汤碗里,沸腾的正是中国经济最本真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不会随着某个活动的落幕而消散,反而会在持续的创新中沉淀为永恒的增长动能。当一碗米线能串联起民族团结、非遗活化、乡村振兴等多重命题,其创造的经济长尾,终将超越节庆本身,成为城市发展的永动机。
(记者:廖志文)
(编辑:刘虹 美编:冯蕾 二审:谢思思 终审:徐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