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体检:任何人
职业健康检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工作岗位的劳动者,以及从事有特殊健康要求作业的人员,如高处作业、电工作业等。
体检性质不同
普通体检:根据个人身体健康情况而设定体检项目进行的体检,有一定的自主性。
职业健康检查:法律规定必须开展的,体检项目及周期与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紧密相关,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
普通体检:为了评估身体健康状况,及时发现身体异常问题而实施的健康检查。
职业健康检查:更侧重于早期发现劳动者是否罹患职业病或是否适宜从事特定作业岗位而实施的检查,具体包括:
● 上岗前检查:发现有无职业禁忌证,建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员的基础健康档案。
● 在岗期间检查:早期发现职业病病人或疑似职业病病人或劳动者的其他健康异常改变;及时发现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通过动态观察劳动者群体健康变化,评价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控制效果。
● 离岗时检查:确定其在停止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时的健康状况。
普通体检:临床诊断相关技术规范,体检项目由个人或单位自主决定。
职业健康检查:《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 188-2014)和《放射工作人员健康要求及监护规范》(GBZ98-2020)。
普通体检:无严格规定。
职业健康检查:有固定周期规定(需参照GBZ 188、GBZ98标准)。
普通体检:个人自费或单位负担,只需预约即可体检,无须其他的手续、材料。
职业健康检查:必须由用人单位出具书面介绍信或与职业健康检查机构签订委托协议,并提供用人单位信息、劳动者体检名单、职业史信息、所接触的职业危害因素,方可进行职业健康体检,体检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普通体检:根据性别、年龄不同和个人需求制定不同的体检项目。
职业健康检查:根据接触的工作环境特点不同有特定的种类,职业健康检查分六类:接触粉尘类;接触化学因素类;接触物理因素类;接触生物因素类;接触放射因素类和接触其他类(特殊作业等)。
普通体检:在各级体检机构展开。
职业健康检查:由在省级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备案的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开展。
普通体检:被检者的健康状况,患病情况。如超重、脂肪肝等。
职业健康检查:对劳动者个体的体检结论可分为以下5 种 :
✔ 目前未见异常:本次职业健康检查各项检查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
✔ 复查:检查时发现与目标疾病相关的单项或多项异常,需要复查确定者,应明确复查的内容和时间;
✔ 疑似职业病:检查发现疑似职业病或可能患有职业病,需要提交职业病诊断机构进 一步明确诊断者。如疑似职业性噪声聋;
✔ 职业禁忌证:检查发现有职业禁忌的患者,需写明具体疾病名称;
✔ 其他疾病或异常:除目标疾病之外的其他疾病或某些检查指标的异常。
普通体检:针对发现的疾病或健康损害,医生会提出专业性的疾病诊疗方案,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诊疗方案,配合治疗。
职业健康检查:发现职业病(疑似)病人,需履行报告义务。
用人单位应及时安排对疑似职业病病人进行诊断,在其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不得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
对在职业健康检查中发现有与所从事职业相关的健康损害的劳动者,应当调离原工作岗位,并妥善安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