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一碗汆肉米线里的文山光阴故事

发布时间:2025-05-08 10:31:03  

暮色氤氲下的天空逐渐变亮,65岁的杨阿婆就已经在自家的米线铺子里忙碌起来。灶膛里的柴火噼啪作响,铁锅里的高汤翻滚着,散发出浓郁的香气。这家没有招牌的小店,已经在这条老街上开了三十多年,街坊邻居都亲切地称它为“杨婶米线”。  

“汆肉米线,讲究的就是一个‘鲜’字。汆肉要选猪里脊肉,逆纹切蝉翼薄。”杨婶一边说着,一边将新鲜的猪里脊肉切成薄如蝉翼的片,刀工娴熟得像是练了一辈子。她的儿子阿强站在一旁,专注地观察着母亲的每一个动作。“肉要切得薄,汆的时候才能瞬间熟透,嫩而不柴。”阿强解释道。

记忆里的味道,是童年的温暖

对于许多文山人来说,汆肉米线不仅仅是一碗早点,更是童年的记忆。38岁的李镔韬是这家店的常客,他从小就在这条街上长大。“小时候,只有考了满分,我妈才会带我来吃一碗汆肉米线。”他笑着说,“那时候觉得,这是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 杨婶的米线之所以让人念念不忘,秘诀在于她对食材的苛刻。每天天不亮,她就会去市场挑选最新鲜的猪肉、豆芽、韭菜和芫荽。“豆芽要脆,韭菜要嫩,芫荽要香,缺一不可。”她一边烫米线,一边往碗里码放配料,动作行云流水,仿佛一场精心编排的表演。

一碗米线,千般滋味

当一碗汆肉米线端上桌时,食客们的眼睛立刻亮了起来。雪白的米线上铺着嫩滑的汆肉片,翠绿的韭菜、金黄的豆芽、鲜红的辣椒油,色彩斑斓得像一幅画。“吃之前一定要拌匀。”阿强笑着提醒。筷子轻轻一挑,碗底的调料翻涌而上,辣椒油的香气瞬间扑鼻而来。米线吸饱了汤汁,入口软糯却不失筋道,汆肉的鲜嫩、豆芽的清脆、韭菜的辛香在口腔里交织,最后以一抹辣椒的炽热收尾,让人忍不住一口接一口。

老手艺的新传承

如今,杨婶的米线店不仅吸引着老街坊,还成了不少外地游客的打卡地。她的孙女小雨,一个“00后”大学生,每次放假回家都会来店里帮忙。“奶奶总说,做米线要用心,火候、刀工、调料,每一步都不能马虎。”小雨一边给客人端米线,一边用手机记录下奶奶的制作过程,“我想把这份手艺拍成短视频,让更多人知道我们文山的味道。”

杨婶看着孙女忙碌的身影,眼里满是欣慰。“时代变了,但有些东西不能变。”她轻声说道,“这碗米线,承载的不仅是味道,还有我们文山人的情谊。”

人间烟火,最抚凡人心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里,一碗热气腾腾的汆肉米线,仿佛能让人瞬间回到那个简单而温暖的年代。它不仅是味蕾的享受,更是一份情感的寄托。无论是清晨赶早的上班族,还是远道而来的游客,只要尝过这一口鲜香,便再也忘不掉这座小城的风味。或许,这就是美食的魅力——它不仅仅是食物,更是记忆、是故事、是人间最朴实的温暖。

(记者:杨玲波)

(编辑:刘虹 美编:冯鹤 二审:谢思思 终审:徐昌建)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