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文山学院“学子边疆行”走进广南:探寻教育初心,厚植师德情怀

发布时间:2025-05-12 16:00:17  

5月9日,文山学院师生一行踏上广南县的研学之旅,此次活动作为“学子边疆行・同心铸国魂・共筑中国梦”系列活动的第四期,以“师道薪火・青春使命”为主题,引领青年学子深入边疆教育一线。亲身感受教育的力量与温度,探寻教育初心,厚植师德情怀。

第一站:广南县第一中学——探寻文庙古韵

研学首站,师生们来到广南县第一中学,这座始建于1933年的学校,前身是孔庙圣地,如今成了青少年求知若渴的学习殿堂。漫步校园,古字碑刻、古桥、古牌坊等历史遗迹映入眼帘,仿佛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与今日的活力。跟随讲解老师的脚步,师生们深入了解学校的发展历程。

从往昔的岁月沉淀到如今的教育创新,历史的厚重感与现代教育的活力在这里交融,让大家深切感受到这所百年老校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独特魅力。“再次踏入母校,看到校门口‘德配天地’的大牌坊时,回忆油然而生……走过泮池,跨过棂星门,踏入孔子庙,大成殿里的孔子像还是那么威风凛凛。”文山学院2022级小学教育专业学生马永愉说。

第二站:广南县第一小学——百年老校的风采

随后,师生们走进了广南县第一小学,这座前身为“培风书院”的百年老校,自1821年起便传承着育人的重任。踏入校园,古木郁郁葱葱,花香萦绕鼻尖,古老的土司衙署建筑群与现代教学楼相互映衬,彰显了浓郁的壮乡文化特色。

漫步校园,师生们先后参观了承载岁月记忆的校史馆,古朴典雅的培风书院,以及清幽雅致的青莲苑……大家跟着朱校长的脚步,聆听着学校从百年前走到如今的故事。从书院的书声琅琅走到现代的绿美校园,学校巧妙融合历史底蕴与创新理念,将古建群落与葱郁草木交织,真正实现了“花在校中,校在林中,林中见景,景中育人”的诗意画卷。“在这里,学生们不仅能学到知识,还能在优美的环境中滋养心灵,真是太幸福了!”文山学院2023级新闻学专业学生张丽芝赞叹不已。

第三站:柯仲平纪念馆——缅怀革命诗人

研学队伍一行走进了柯仲平纪念馆。馆内陈列的文物和图片生动再现了柯仲平先生的革命生涯和文学成就。柯仲平先生不仅是一位杰出的革命者,更是一位对教育事业充满热忱的先驱。他积极倡导文化教育,为提高民众素质、推动社会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师生们在参观过程中,被柯仲平先生的精神所感染,深刻体会到师德内涵中所蕴含的责任与担当,明白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品德与情怀,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望着展厅里褪色的中山装和泛黄的《边区自卫军》手稿,柯老‘愿以热血荐山河’的家国情怀扑面而来。袖口的磨损、诗句的激昂,都在诉说着边疆赤子的革命初心。百年金桂的香气中,‘刮起狂飙震九州’的呐喊依然铿锵。作为新时代的一名学子,我将以柯老为榜样,扎根边疆,用脚步丈量土地,以文字传递力量;传承师道精神,让革命先辈的星火,照亮更多青春的征程。”文山学院2022级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姚子丽动情地说。

第四站:落松地小学——农加贵老师坚守与奉献的赞歌

下午,师生们抵达研学活动的最后一站——广南县落松地小学。这所位于大山深处的乡村小学,曾因“麻风病康复村”的标签而备受冷落。然而,在农加贵老师的坚守与奉献下,落松地小学不仅成为当地教育的一盏明灯,更见证了教育扶贫与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农加贵老师1986年便在这里任教,至今已坚守了三十九年。他用自己的知识和爱心照亮了山里孩子的未来之路,送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毕业生。

在学校初心室,“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农加贵老师为师生们带来一场感人至深的师德报告。他用朴实的语言,分享了扎根乡村教育一线多年来的经历与感悟。互动环节中,师生们踊跃提问,与农加贵老师围绕教育家精神的内涵展开交流。深受触动的师生们纷纷写下《师德感悟卡》,将对师德师风的思考凝于笔端。“农加贵老师用自己的行动扎根边疆教育,为山里孩子铺就了成长之路,他的故事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教育家精神的力量。作为小学教育专业学生,我们要以他为榜样,深耕专业知识,锤炼教学本领,将热爱化作扎根边疆的力量。”文山学院2023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刘宇雪说。

紧接着,师生们齐声唱响《师恩颂》,在歌声中重温教育初心,坚定育人使命。与落松地小学师生的互动环节更是精彩,儿童剧本展演、活力四射的啦啦操表演,让欢声笑语充满校园,也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此外,师生一行还走进落松地村,了解乡村生活现状,并为村民们送上了大米、食用油、蛋糕等生活物资,以实际行动传递温暖与关怀。

研学当天,正巧遇上广南县“皇姑节”活动,夜晚的铜鼓广场上身着盛装的各族群众载歌载舞。夜幕下,篝火熊熊燃起,大家手拉手与当地群众共舞打跳,在欢声笑语中感受浓郁的民族风情。这场不期而遇的民俗狂欢,将研学活动推向了高潮。

“这次的研学活动的内容丰富,也让我感受到了何为教书育人,让我见识到了教师的伟大。期待有更多这样的研学活动,让我们能够走出校园,深入基层,了解国情、民情,增长见识、开阔视野。”文山学院2023级新闻学专业学生代佳思感慨地说。

这场研学之行,不仅是一场心灵的洗礼,更是一次精神的淬炼。在探寻边疆教育发展轨迹时,大家触摸到了历史沉淀的厚重,也见证了教育工作者在艰苦环境中坚守的力量,每一幕都深深触动着心灵。相信在未来,师生们将以这些优秀教育工作者为标杆,把初心化作前行的动力,把使命融入教育实践,在边疆教育的热土上播撒希望,用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师德篇章,为边疆教育事业注入青春力量。

(记者:肖琦 广南融媒体记者:陆兴 文山学院新闻学专业:代佳思 张丽芝)

(编辑:郭韦 美编:陆军 二审:郑泽娅 终审:徐昌建)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