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文山有好茶|马关这里有全国独一无二的灌木型野生古茶林
发布时间:2025-05-13 11:20:16
在祖国西南边陲的深处,有一片神秘而清幽的净土——马关县古林箐乡。这里山峦叠翠,云雾缭绕,原始森林遮天蔽日,林间山泉潺潺流出,宛如人间仙境。就在这如诗如画的自然环境中,孕育着一种珍稀而独特的茶叶——古林箐古树茶。
高山云雾出好茶
高海拔、多云雾、无污染的地理和生态优势,是育好茶、产好茶的最佳环境。古林箐乡地处马关县境西南部,乡境内立体气候明显,境内最高海拔为2028.4米,最低海拔为123米,年平均气温约16.2℃,年平均降雨量约1561毫米。这里生长着1.9万多株野生古茶树,其中百年以上古茶树4000余株,最大树龄达1500余年;胸径10厘米以上的古茶树有1.8万多株,树龄几百至上千年不等,大的基部围粗1.5—3.1米,树高10—14米,冠幅2—8米。同时,这里拥有全国独一无二的灌木型野生古茶林,属“白金茶”( 又称“碎米茶”),具有叶大肉肥、汤色青翠、香高味醇、经久耐泡等特点,其含儿茶素总量2.75%、茶多酚21.45%、咖啡碱1.42%、氨基酸2.48%。
近年来,古林箐乡立足本土古树茶资源,以茶为媒,全方位推动古树茶产业提质增效,走出了一条“以茶富农,以茶兴业”的群众致富路。
合作社“办”起来,产业兴起来
古林箐乡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积极探索实施“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发展茶产业,先后成立了马关源味古树茶业专业合作社、马关县高秆茶叶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马关卡上茗韵茶叶专业合作社、马关县古林箐古(野)茶专业合作社,以“做给农户看、带着农户干、领着农民赚”的劲头,辐射带动农户种植茶叶、助力村民增收。
据卡上茗韵茶叶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杨起林介绍,通过合作社“统一生产技术、统一质量标准、统一加工包装、统一品牌销售”的经营模式,如今全乡200余户群众发展茶叶种植3000余亩,产量30余吨,2024年带动农户增收240余万元。
茶品牌“造”起来,产业优起来
古林箐乡高度重视茶叶品牌建设,打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茶叶品牌——古林箐古树茶,同时通过申报绿色有机产品、创新茶产品包装等措施,充分展现古林箐当地的茶文化与茶产品特色,不断提升古林箐古树茶的知名度与市场竞争力。
茶文旅“融”起来,产业旺起来
通过邀请专家开展古林箐古树茶文化调查研究工作,组织辖区内茶叶种植户、茶叶合作社等茶文化爱好者开展茶叶论坛会,深入挖掘古林箐茶叶历史文化、健康价值等。同时,举办采茶节、走茶马古道等活动,多方宣传古林箐茶文化,大力讲好茶故事、传播茶文化。
卡上村党总支书记说:“古树茶开采仪式是古林箐乡每年的重头戏,在距今1500多年的古茶树脚,大家以特有的方式举行茶尊觐拜盛典,通过庄严礼节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今年接待省内外游客等2000余人参与活动,不仅让茶叶爱好者们走进茶林体验采茶乐趣,同时也能提升古林箐古树茶知名度,提高群众收入,仅‘茶王’‘茶后’的春茶采摘权拍卖就到2.6万元高价,另外带动周边餐饮、民宿、农产品销售等产业增收超16万元”。
当古林箐古树茶邂逅滚烫的林海山泉,一场奇妙的味觉盛宴便拉开了帷幕。茶叶在水中舒展身姿,如灵动的舞者,散发出阵阵清幽的茶香。这茶香,带着原始森林的清新气息,又融合了岁月沉淀的醇厚韵味,萦绕在鼻尖,让人陶醉不已……
(马关融媒记者:董高杰 通讯员:余红铝)
(编辑:刘虹 制图:郑泽娅 美编:冯明兰 二审:侯佑琴 终审:徐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