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马关:监督赋能“点土成金”“蔬”写产业美好“钱”景

发布时间:2025-05-15 16:15:17  

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马关县夹寒箐镇甲钵村,120余亩曾被荒废的土地如今生机盎然。又到西兰花丰收季,翠绿的植株层层叠叠,铺满广袤田野,微风轻拂,绿浪翻涌,清新菜香飘散在空气中。田间,工人们分工明确,熟练地采摘、分拣、装车,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收获的喜悦。

“大姐,您在这基地干活,收入咋样?”“可好了!土地流转有租金,平时在这打工,一个月能有两千多块收入,日子越过越好咯。”面对回访的纪检监察干部,赵大姐停下手中的动作,满脸笑意地回应。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近年来,马关县强化特色农业发展优势,秉持“一镇一业、一村一品”思路,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把“菜篮子”变为群众的“钱袋子”。西兰花产业蓬勃发展的背后,离不开马关县纪检监察机关的有力护航。

马关县纪委监委立足监督职责,将乡村振兴产业列为政治监督重点。聚焦特色产业技术培训、农业生产物资供应、产业销路拓展及风险保障等群众关心问题,紧盯产业项目、资金管理、政策落实与干部作风,充分利用片区协作机制,整合监督力量,通过实地走访、跟踪回访等方式,严查吃拿卡要、优亲厚友、贪污侵占等违规行为,全力为西兰花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甲钵村自然条件优越,水源丰富、土壤肥沃,本是发展农业种植的理想之地。然而,曾经由于缺乏合理规划和有效开发,大量土地长期闲置,资源白白浪费。为改变这一现状,甲钵村“两委”积极探索,通过土地流转成功引入乡情生态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开启了西兰花规模化种植的新篇章。

在土地流转的关键时期,该县纪委监委迅速行动,全方位监督土地流转环节。工作人员仔细审查合同条款,确保程序合法合规、公开透明;深入农户家中了解诉求,排查潜在风险,为产业发展筑牢根基。

合作社采用科学的轮作种植模式,全力提升土地利用率,追求效益最大化。合作社负责人张转芬介绍道:“我们现在种植的西兰花,亩产量能达到3万多斤,每亩收入约9000元,主要销往广州、上海、浙江等地。等西兰花丰收后,我们会接着种植小白菜、辣椒、茄子等作物,让土地全年都高效运转,持续创造价值。”

为保障科学种植模式顺利推行,该县纪委监委主动作为。一方面,督促农业农村科技局及时足额发放农业补贴,让合作社有充足资金投入生产;另一方面,协调农业技术专家深入田间,为种植户开展病虫害防治、科学施肥等技术培训,切实解决种植难题。

蔬菜种植产业不仅盘活了闲置土地,还为当地村民带来家门口就业的机会。从播种到采摘,各环节需要大量人力,村民实现了在家门口增收。村民张大姐高兴地说:“以前只能外出打工,现在在家门口就能挣钱,还能照顾家里,日子越来越有盼头。”

此外,为保障村民合法权益,该县纪委监委建立常态化监督机制,定期检查合作社支付土地流转费用和务工报酬的情况;设立举报热线,畅通村民反馈渠道,及时化解矛盾纠纷。

在该县纪委监委的持续监督赋能下,甲钵村蔬菜产业蓬勃发展,实现了从土地闲置到“点土成金”的华丽转身,截至目前,甲钵村共流转土地120余亩,新增就业岗位超200人次,流转土地创收8万余元,务工就业创收1.6万元,蔬菜种植已成为甲钵村小组支柱产业之一。

(通讯员:马关县纪委监委朱玲)

(编辑:毕琰雯 美编:冯明兰 二审:郑泽娅 终审:徐昌建)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