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各地各部门深化学习教育强作风 实干笃行促发展
发布时间:2025-05-20 12:35:43
自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文山州各级各部门一体推进学查改,将学习教育与“深、联、帮”专项行动深度融合,以多样化举措推动作风建设走深走实,形成了“干部下沉一线、服务精准高效、发展提质增效”的生动局面。
文山州水务局聚焦水利民生,通过“五个一”举措推进“深、联、帮”专项行动。深入基层开展宣传宣讲5场,收集意见建议14条,开展汛前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发现问题42个,抽检小水电站28座、供水工程8件,截至4月底全州维修养护工程完成52件、总投资352万元,受益9.1万余人,解决各类问题50个,实现农村饮水问题动态清零,切实将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惠民实效。
州住房公积金中心坚持开门教育,以落实“深、联、帮”专项行动为抓手,优化调整7项住房公积金惠民政策,助力高层次人才、多子女家庭、新市民群体等解决住房问题,全力支持刚性及改善性购房需求,截至4月底,全州办理住房公积金贷款937笔4.8亿元,3月新政策执行以来,办理提取支付首付款12笔、租房提取537笔,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提升。
州社科联立足职能职责持续擦亮“四业四联、社科先锋”服务品牌,突出三个聚焦推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走深走实。通过调研走访基层社科联和学会,了解问题困难并提出指导意见,积极申报争取2025年度省级社科学术社团负责人培训班在广南县举办,并申请将州级社科学会管理人员纳入省级培训对象,通过搭台让州级社科学会与省级学术社团深入沟通和学习交流,拓宽州级社科学会工作视野。建立社科干部联系服务社科专家人才机制,激发全州社科专家学者课题研究积极性。2025年州级课题立项144项,同比增长32%,4项获省级立项。打造“社科+文旅”模式,组织100余家省级学术社团负责人到相关文旅企业实地参观,帮助企业把脉开方,为企业优化改进旅居、研学、康养项目发展献计献策。
州退役军人事务局深入定点帮扶的麻栗坡县麻栗镇茨竹坝村,与村“两委”班子成员、驻村工作队及部分支部党员开展联学活动。大家共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通报部分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案例,同时开展“普法下基层”,组织学习《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规定》,进一步增强廉洁意识。
州供销社通过组织全体干部职工、离退休代表及社属企业负责人到州人民法院廉政警示教育基地参观学习,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用身边案警示身边人,强化廉洁自律意识,筑牢思想防线。
文山市聚焦深入基层解难题、联系群众促增收、帮扶企业强动能,以富民增收措施实现产业发展与民生改善同频共振,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组建10支技术服务团队,深入乡镇指导“粮经协作”结构调整,推广“红薯+白芷、山药+粮食”等协作种植模式,完成粮食作物栽种面积25.58万亩,经济作物栽种面积34.19万亩。围绕“招小商、育网红、壮集体”等民生工程,构建群众参与式增收网络。“家门口就业”稳民生,打造“小商示范点”26个,引进小浆果加工等劳动密集型项目,开发灵活就业岗位1.1万个。开展“减税降费进企业”专项行动,减免行政事业性收费11项56万元。强化用工保障,采取“菜单+点单”方式,精准识别培训对象3516人次,建成保障性租赁住房21633套,采取发放创业贷款、安置公益性岗位等方式支持大中专学生就业创业,目前发放创业担保贷款982万元,吸引农村人口、外出人才52人到城镇、返乡创业。
西畴县以“一通四下沉”改革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筑牢“信息通”基础,建成县域医疗健康信息集成平台,深化“管理下沉”,推行“三办十中心”模式,基层医疗机构病房管理规范达标率从45%跃升至92%。实施“人才下沉”,激活创新发展新活力,选派18名科主任兼任基层副院长,培训医务人员400余人次;推进“技术下沉”,下派专家开展新技术70余项,帮助基层医疗机构填补心脏彩超、无痛胃肠镜等技术空白。创新“服务下沉”,组建205支家庭医生团队实施慢病精细化管理,建立重点人群健康档案。
麻栗坡县针对基层“资金缺口大、民生需求杂、项目落地难”三重困境,创新“三筛三定”工作法,由县委学习教育专班积极筹措资金,建立“立项精准化、资金杠杆化、成效可视化”的经费惠民专项机制,用平均每个项目不足万元的“微投入”,破解民生资金困局。目前,共征集并审定19个民生实事项目,申报资金支持12万余元,带动村党组织自筹153.6万元,并整合各社会资源建立“民生项目资金池”,集中破解群众出行、饮水、垃圾处理等实际困难,把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服务群众的生动实践。
广南县深化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行“三访三化三抓”工作法,从源头预防、前端化解、根源治理三维度破解信访难题。规范建设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对家庭风险、群众纠纷、社会情绪常态开展拉网式大走访、大排查,精准掌握家庭矛盾,群众纠纷和社会情绪,能现场化解的现场化解,不能现场化解的,将建立台账,派单解决,形成常态机制。全县190个村(社区)配齐“一村一辅警”,整合乡村组三级干部化解日常问题,90%以上的诉求和矛盾纠纷实现一线反映、源头化解。针对就业、创业、教育、医疗和“一老一小”等问题,采取县级领导挂钩开展专题调研,进行专项研讨,通过出台专题方案、推进专班解决等措施,从源头化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近三年来,民生类信访年均下降超过15%。
富宁县以主题党日为载体,积极开展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与“三新”组织、乡村振兴挂钩点党组织联学共建活动,持续推进基层党组织的交流合作、提升学习教育效果,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落地见效。通过“共学理论、共找差距、共商对策”,推动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双提升,木央镇木思村党总支通过联学找准党建短板,明确“五服务”工作方向,切实增强基层战斗堡垒作用。截至目前,共开展联学活动97场次,其中与8个“三新”党组织联学“11”次,73个机关党组织与乡村振兴挂钩点联学86次。
文山州各级各部门以钉钉子精神抓作风、办实事、促发展,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转化为具体行动,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为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作风保障。
(来源:州委学习教育工作专班)
(编辑:刘虹 美编:冯鹤 二审:郑泽娅 终审:徐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