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雨中撑伞,折射教育应有的模样
发布时间:2025-05-21 17:34:24
近日,砚山县明本中学一名高二学生给保洁阿姨打伞的视频被人随手拍下,迅速在社交媒体上引发热议。网友纷纷感叹:“这才是教育该有的样子。”
一个小小的举动,却蕴含着大大的温暖,它如同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了教育的具象化,也让我们对教育的本质有了更深的思考。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品德的培养。这个男生的行为,无疑是对教育本质最好的诠释。他用一把伞,为保洁阿姨撑起了一片晴空,也为我们撑起了教育的温暖天空。
这把伞撑起的,是人性的善良。善良,是人性中最闪耀的光芒。这个男生在看到保洁阿姨被雨水困住时,没有丝毫犹豫,主动伸出援手,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善良的含义。他的善良,不在教学时刻,显然不是刻意为之,而是发自内心的本能反应。这种善良,无关乎年龄、身份和地位,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品质。
这把伞撑起的,是对劳动者的尊重。传统观念中,清洁工作往往被视为“低人一等”的职业,从业者容易遭受歧视与忽视。而现代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正是对各种社会分工的平等尊重。当每一个劳动者都能获得应有的尊重,当互助互爱成为人际交往的常态,社会才能真正称得上文明社会。这个男生的行为,让我们看到了他对保洁阿姨的尊重,他用一把伞,给予了保洁阿姨应有的关怀和尊重。
这把伞撑起的,是德育教育的成果。教育,从来不是单纯的知识灌输,更是品德的塑造与心灵的滋养。真正的教育,是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善良,将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价值观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当学生能主动关心身边的人,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撑伞动作,都表明教育已经深入他们的内心,转化为实际行动。男生的暖心举动并非偶然,而是学校及家庭长期坚持德育教育的生动缩影。在功利主义教育观大行其道的今天,我们习惯用重点大学录取人数、竞赛获奖数量、升学率等各种量化指标来衡量教育的“成效”,这些数字构成了评价教育成败的主要标准。然而,真正的教育应当培养的是“完整的人”,而非“考试机器”。
男生为保洁阿姨撑伞,撑起来的不仅是一片无雨的晴空,更是教育的深远意义与人性的光辉。它提醒着我们,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有温度、有爱心的人。希望这样的温暖举动在校园里、在社会中越来越多,让善良与关怀成为生活的底色,让教育的力量在每一个微小的善举中得以彰显。
(罗贤慧)
(编辑:郭韦 美编:冯蕾 二审:郑泽娅 终审:徐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