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云南卫视《晚间新闻》:拯救濒危植物 西畴等地在行动
发布时间:2025-05-23 10:37:32
5月22日
云南卫视《晚间新闻》播发消息
《拯救濒危植物 云南在行动》
其中报道了
西畴县通过系统性保护工程
让华盖木这一古老树种
成了“子孙满堂”的“幸福树”
↓↓↓
云南是中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省份,拥有全国约50%的高等植物物种,有“植物王国”的美誉。云南现分布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542种,占全国的48.1%,其中,在中国仅分布于云南的保护植物212种。在濒危植物保护方面,云南通过出台相关保护条例、建立自然保护区、开展迁地保护、加强科学研究等措施,华盖木、大树杜鹃等60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得到有效保护。
在文山西畴的密林深处,一株高达40米的华盖木正绽放出碗口大小的洁白花朵。这种被誉为“植物界大熊猫”的古老孑遗物种,曾因第四纪冰川侵袭和人类活动影响,野生种群仅存5株,分布在云南东南部。为了保护好这一古老的树种,西畴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分局联合相关科研机构组建攻关小组,研究出一套完整的华盖木人工育苗流程,昔日的“绝户树”成了“子孙满堂”的“幸福树”。
西畴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分局高级工程师高文怀介绍:“开展了华盖木回归项目,共回归种植苗木400株,到目前统计下来,保存和正常生长的有150株,我们对每一棵树进行了编号和挂牌,平时在巡护中定期地对它们的生长要素进行监测和统计。”
通过系统性保护工程实施,目前,华盖木野生种群树木已突破54株。
像华盖木得到了保护并逐渐恢复种群数量的植物还有很多。近年来,云南建立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兰科植物种质资源库和12个植物(树木)园,保存植物近2万种、涵盖全省90%以上极小种群物种;建成极小种群物种保护重点实验室和扩繁中心,36种植物人工繁殖技术取得突破。其中,高黎贡山特有的大树杜鹃、滇藏榄等极小种群植物实现人工扩繁,并成功运用于回归种植和区域植被修复。通过野外种子采集、种子萌发实验、幼苗培育等措施,巧家五针松的三代苗移栽成活率达到92.5%,已累计实现人工繁育8000多株。
云南药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科研所所长胡艳萍:“我们要充分运用这次移栽成功的经验,不断扩大移栽范围,尽量做到点多面广,让这个种群稳定增长。”
今年1月,云南省全面启动51种极度濒危野生动植物常态化监测工作,通过精准掌握珍稀濒危物种种群及其栖息地动态变化,为实施物种精细化保护管理奠定坚实基础,这也意味着云南野生动植物资源管理从阶段性调查转入常态化监测新阶段。
(来源:七彩云端)
(编辑:刘虹 美编:冯蕾 二审:郑泽娅 终审:徐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