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云南老山干部学院:创新教学路径 提升教育成效

发布时间:2025-05-23 15:07:11  

干部教育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命线,是党永葆生机活力的根本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探索党性教育基地建设新模式,让党员干部在红色教育中补足精神之钙”。云南老山干部学院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论述,积极探索现场教学新模式,锚定“为党育才、为党献策”初心使命,以“红色资源+创新教学”为突破口,将红色资源转化为生动课堂,构建了以“老山精神—西畴精神”为核心的“一轴多线”教学矩阵,将38个现场教学点串联成红色基因传承网络。通过仪式教学、故事党课、战场遗址讲解、红歌教学、沉浸式教学、访谈教学等创新教学模式,打造“行走的党性课堂”,让学员在实地感悟中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为干部教育注入强劲动力。

现场教学——唤起精神共鸣

充分挖掘红色资源,开展多维度精神洗礼教学。在麻栗坡烈士陵园,通过默哀、敬献花篮等庄重仪式,通过故事党课为学员构建“历史现场—精神共鸣”的沉浸式体验,使其在情感共振中深刻感悟家国情怀。在老山主峰战场遗址,将战场遗址讲解、故事党课与红歌教学深度融合,打造多维度的精神洗礼体验,让学员感悟“老山精神”的内涵,体会和平来之不易。“实景课堂+价值升华”的教学模式,生动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把红色资源作为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的生动教材”的重要指示。这既是对红色资源的深度挖掘,也是对党性教育的创新探索,让学员在全方位、多层次的体验中,实现红色精神的传承与内化。

沉浸式教学——再现历史场景

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模式,打造了沉浸式教学《毛主席写下光辉按语的地方—东升合作社旧址》。沉浸式教学模式是学院在党性教育领域的一次大胆创新,它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学员参与度有限、情感共鸣不足等问题,通过营造真实的历史情境和互动体验,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从而提升党性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教学中,讲解员带领学员穿越至1956年,通过“社员大会反映问题”和“挣取工分劳动体验”,让学员切身体验先辈奋斗历程,感受党组织引领与团结协作的重要性。课程梳理“西畴精神”脉络,将其与新时代价值观融合,助力学员多维度领悟“西畴精神”内涵。沉浸式教学模式不仅让学员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拓展了知识,更在身心的融合中得到精神升华。

访谈教学——诠释初心力量

将访谈教学作为红色教育的重要补充,深入挖掘基层党员干部的奋斗故事,通过与亲历者面对面交流,让学员感受初心使命的力量。在访谈教学《一位老支书的初心》中,学员们聆听村党总支书记刘登荣讲述从“口袋村”到“卖粮村”的奋斗历程,深刻感受“西畴精神”以及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引领作用;在访谈教学《未穿军装的守边人》中,学员们聆听马关县罗家坪村联防所所长熊光斌讲述几代人接力守边的故事,感受边疆群众的家国情怀和奉献精神。“现场访谈+实践感悟”教学模式为学员提供了与基层党员干部面对面交流的机会,使学员能够深入基层一线,深刻理解基层党员干部的担当与奉献,进一步强化党性教育的感染力和实效性。

情景党课——用“活”红色资源

将情景剧教学作为红色教育的创新举措,打造出《老山》《战旗如画》《永恒》《守护如山》等系列情景党课。通过真实历史事件和典型人物的艺术化再现,生动诠释了以爱国奉献为核心的“不怕苦、不怕死、不怕亏”的“老山精神”,将历史记忆转化为鲜活的教育资源,成为传承红色基因、凝聚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情景党课《老山》自2023年9月正式开讲以来,累计授课70余场,授课范围从校内培训班拓展到军营、高校,受众超3万人次。“情景再现+价值升华”的教学模式让红色资源“活起来”,让革命精神“传下去”,成为学院党性教育的生动样本。

(通讯员:李红叶)

(编辑:郭韦 美编:冯蕾 二审:郑泽娅 终审:徐昌建)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