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旅居文山 | 裴红:上海→文山,一场跨越2000公里的美好迁徙

发布时间:2025-05-23 17:04:38  

“从没想过,退休后的一场志愿之旅,会让我在文山这片土地上扎根,并且一待就是四年。”裴红回忆起自己在文山旅居的岁月时,常常这样感慨。

裴红是上海市静安区时代中学的一名退休数学老师。2021年9月13日,刚结束新疆支教的她以志愿者的身份随爱人胡老师支援云南建设,到文山州开展帮扶教育。虽无薪资报酬、不享任何补贴,裴红却始终怀揣赤诚之心深耕教育一线。当丈夫援滇结束返回上海后,她毅然决定留下来,从教育志愿者正式转为上海静安区援滇教师,挂职文山市第三中学,并在2024年援滇期满后又申请延期一年,继续为文山的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当问起她为什么愿意一而再再而三留在文山?裴红直言,她在文山的山水之间,找到了更深的羁绊。

此前,裴红虽曾两次到云南旅游,但都是走马观花,印象不深。对文山的认知,仅仅停留在闻名遐迩的名贵中药材三七上。当飞机跨越千里在文山州砚山县落地,普者黑景区宣传海报映入眼帘,她才第一次知道,文山竟还有这般如诗如画的地方。

秀丽的自然风光让裴红心驰神往,地道的美食更是让她深深着迷。初到文山,裴红的味蕾就被这里的美食征服。酸汤猪脚、豌豆粉、烤豆腐、百香果牛肉……一开始她还担心吃不了辣,没想到竟慢慢爱上了这口辛香。现在哪怕来上一碟小米辣蘸水,她也能吃得酣畅淋漓、直呼过瘾。

“说起来有点不好意思,我到文山来,每一顿都感觉到肚子很饿,因为好吃的东西太多了,每顿饭都吃得很香,以至于我半年之内就长了10斤肉。”裴红眉眼弯弯轻笑着说。

更让裴红着迷的是文山宜人的气候。晴日里,云朵像棉花糖一样漂浮在蓝天上;雨后,空气里飘着草木的清香,深吸一口,连心肺都觉得舒畅。尤其当她徒步穿行于山林之间,脚下踩着松软的落叶,耳边是溪流潺潺,大城市里积攒的紧绷感瞬间就被自然温柔治愈。“文山的环境空气很好,没有什么污染。气候我也觉得非常好,每天呼吸都很顺畅很舒服,尤其是走到森林里面去,这是在大城市没有的。”裴红毫不掩饰地夸赞。

文山的烟火风味与山水灵秀,初遇便让人印象深刻。但真正让裴红决心在文山这片土地“扎根”的,是深植于这片土地的靓丽民族文化,是流淌在岁月里的人文温情。

“如果说别人有什么退休焦虑期,我完全没有。我在这里慢下了脚步,慢下来就可以看到更多的美好。”在文山的四年间,裴红的业余生活充实而多彩。

她穿梭于街巷之间,探寻当地特有的“街天”盛景,感受集市里流动的烟火气息;她积极参与“采花山”“赶陇端”“牛王节”等文山各民族传统节日,在热闹的节庆中感受多彩民族文化;她走访绣娘,被壮族服饰深深吸引,服饰上那些用彩线绣出的山川草木、花鸟鱼虫栩栩如生,仿佛在诉说着族群的古老传说,让她心醉不已;她跟随匠人学习苗族蜡染技艺,以蜡为笔,将数学几何之美绘于画布上,指尖流淌的不仅是靛蓝染料,更是对民族文化的敬畏与热爱;她还亲手在校园种下植物马蓝,期待今后能开一个蜡染扎染拓展课,与师生们一同守护非遗传承;她办读书会、教学生唱戏曲……把平凡的日子过成了“诗”。

援教期间,虽说挂职在文山市第三中学,但裴红的足迹几乎遍布文山州八县(市),不管是偏远乡镇的山间小学,还是大山深处的幼儿园,只要学校有需求,无论山路多蜿蜒、车程多漫长,她总是第一时间响应,用脚步丈量责任,让关怀抵达每一个需要的角落。

“比如在薄竹镇老屋基,我有一个床在那里。我经常会在那小住,我就陪他们玩。和孩子们相处,我常常觉得给予是双向的。”裴红很感慨,文山乡镇上留守儿童居多,他们比同龄人更缺爱和关怀。有时候,一个简单的拥抱、一块面包或是一颗糖果就能让他们眼睛发亮,露出无比满足的笑容。“他们特别懂得感恩,孩子们那种纯真无邪的笑脸,我觉得是世界上金钱买不到的,所以我觉得与其说我在帮助他们,其实是他们在滋润我的心灵。”

更让裴红动容的是,这些淳朴的农村孩子,虽然生活在大山里,却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向往。这份纯粹的渴望,成了她留在文山四年的重要原因——“我觉得我能帮助到他们一些什么,也许他们通过我,可以看到外面的一些东西。”

为了给孩子们开拓更广阔的视野,裴老师时常联系上海的朋友,发动大家捐赠书籍。当一箱箱承载着爱心的图书跨越山海抵达文山校园时,孩子们眼中闪烁的光芒让她眼眶湿润。

今年,裴红又一次援教期满,即将离开文山回到上海,她心里满是不舍。然而,文山这片浸润了无数心血与情感的土地,早已成为她魂牵梦绕的“第二故乡”。即便远在千里之外,她仍会持续关注文山的发展动态,与当地朋友们保持紧密联系,在互学互鉴中携手前行。

“一路上,我‘被捡’和‘捡到’很多朋友。”裴红说,如今回想,能在一个地方长久停留,风景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结。“在文山的岁月里,留下难忘的人与事太多太多了,我喜欢赶集时与陌生人的交流,喜欢这里的山川河流,传递着大自然的纯朴与力量。我喜欢这里人与人之间的真诚相待,而这与我在大上海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他们的帮助与信任常常使我感动。”

对于文山这片深爱的土地,裴红始终怀着殷切的期许:“希望更多孩子能走出大山,看看外面的世界,用眼界和知识拓宽人生的边界。”她坚信,在各级力量的引领下,文山这座安静而充满故事的小城,终将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成为更多人心中向往的“旅居之城”。

(记者:满鑫  张麟)

(编辑:郭韦 美编:冯蕾 二审:郑泽娅 终审:徐昌建)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