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文山州 “护航行动”:党建引领下的社工志愿融合实践
发布时间:2025-05-26 16:30:05
里布嘎社区泰民家园广场上,“筑梦使者”志愿者正手把手教孩子们制作非遗漆扇、给老人们煮汤圆分发汤圆;里布嘎村内,一场声浪翻涌的长街宴正在进行中,巷子里飘来壮乡米酒的醇香,志愿者们正在制作红鸡蛋福袋,纸马舞传承一代又一代的壮乡文化,舞狮队进行精彩的表演祈愿平安兴盛;在儿童之家里暑期课堂上,孩子们围着机器人发出惊叹;在社工姐姐的带领下,了解进入青春期后会遇到的困难。这是文山市新平街道里布嘎社区探索党建引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柔性治理,破解社区治理难题的鲜活实践。文山市新平街道里布嘎社区以“筑梦小候鸟成长护航计划”为载体,构建起专业力量引领、志愿力量协同、社区资源整合的柔性治理新格局,让352名流动儿童感受到“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温暖。
“我们要让每个孩子都成为被托住的星星,无论流动、留守,都要做到应管尽管”。里布嘎社区党委书记屈用末在儿童成长档案柜前说道。这个混合型社区面对流动儿童占比近两成的现实,联合文山州第八天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建立起“需求清单+资源地图”双库机制。在专业社工的带领下,社区志愿者们通过对辖区儿童进行摸底排查开展需求评估,梳理出监护真空、教育断层、社交隔离、家庭压力四大困境问题,并从优势视角+社会支持理论角度出发,针对性设计服务策略。文山州第八天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负责人李贵杰展示着嵌有二维码的电子档案,家长扫码即可登记儿童信息及需求,查看服务记录、心理评估等动态数据,目前里布嘎社区已建立30余名流动困境儿童的电子档案。每天上午九点,社区少年儿童之家的大门准时开启,家长们带着咿咿呀呀学语的孩子到玩耍区玩玩具,45名“筑梦使者”志愿者按特长分组,大学生志愿者负责作业辅导,退休教师开展阅读陪伴,心理咨询师实施沙盘治疗。
“张阿姨来啦!我们一起去儿童之家等爸爸妈妈吧!”每天下午五点,这支由6名家长志愿者组成的“小候鸟护航妈妈团”,为无法按时接送儿童的家长提供临时接送及托管服务,解决务工家庭的接送刚需,来到儿童之家内为幼儿开展手工、绘画、球类运动等多种服务,注重儿童全面发展。社区创新建立“我为社区增荣誉”公示制度和志愿服务积分制度,志愿者每服务1小时积2分,可兑换口腔护理、中医理疗等特色服务。在“中秋月下游园会”活动现场,志愿者们正教孩子们制作手工月饼。“以前总觉得外来户和本地人有隔阂,现在大家一起做月饼,倒像多年老邻居。”
“在我的影响下,有人加入了志愿者队伍,我们退休党员还能继续发光发热!”退休党员常阿姨笑着说。如今常阿姨成为“退休党员志愿者”骨干,通过她的宣传动员带动了7名退休党员加入志愿者队伍,她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帮助到流动困境儿童。设立“里布嘎社区基金”破解资金瓶颈,采取“企业捐赠+居民众筹+公益反哺”模式。“我们将盘活更多社区资源,动员更多社会力量,将每一位流动困境家庭子女纳入社区关怀支持网络,以党建引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发展为契机,让柔性治理持续释放温度。”屈用末记指着墙上的规划图介绍道。
“当专业力量注入城中村,‘候鸟’也能筑巢;当志愿服务温暖异乡人,‘过客’便成家人。”文山市委社会工作部部长杨耀表示,该模式将在全市同类型社区中进行推广,让更多的“专业社会+志愿服务”嵌入城市发展,引导更多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柔性治理,用善治为民的温度激活社区共同体的情感联结,为加强边疆基层治理和社会融合发展探索新路径。
(通讯员:中共文山州委社会工作部 凌振兴)
(编辑:毕琰雯 美编:冯蕾 二审:关韦伟 终审:徐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