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西畴芹菜塘村:路灯“复明”,点亮乡村美好生活!

发布时间:2025-05-27 16:11:29  

晚上七点半,西畴县董马乡芹菜塘村黄柏湾小组的张奶奶拄着拐杖走出家门。村道上,新换的太阳能路灯次第亮起,橘色的光晕笼住她的银发,她眯着眼笑:“这灯亮堂得能照见脚底的石子儿!”不远处,十几个孩子追着光影奔跑嬉闹,他们的笑声和灯光一起,填满了这个曾经一到夜晚就沉寂的深山村庄。


一盏灯的“重生”:废电池里挖出民生账

芹菜塘村的94盏路灯,涉及骆家垱、塘子、黄柏湾、卖酒坪四个村小组,曾是村民心里的“疙瘩”。这些2016年安装的太阳能路灯,因电瓶深埋地下、长期老化,近两年陆续“罢工”。村党总支书记徐在建带着村干部挨个检查,发现近九成电瓶已无法蓄电。“换新电瓶每盏要300多元,全部得花3万多元,村集体根本拿不出。”

转机藏在废旧电池里。村干部联系上文山云岭之光新能源公司,得知废旧锂电池可回收提纯再利用。公司派技术员进村检测后,确认85%的旧电瓶可回收再利用。最终,村里仅需购买14个新电瓶,其余旧电瓶则补上60元的换新差价即可,总成本由三万多元压到8600元。

“乡亲们自己凑钱,一户61.87元,两天就集齐了。”村党总支书记徐在建翻开记账本:大家太积极了,凑完钱就开始挖电瓶!村里的党员带头,壮劳力沿着弯弯曲曲的村道,用锄头、铁锹小心刨开泥土。妇女们拎着竹篮跟在后面,把裹着泥的电瓶擦得锃亮。

灯光照见民心:小钱办大事的乡村智慧


在芹菜塘村,每一分钱都算得精细:

账本透明:收支明细贴在村口公示栏,连更换螺丝的0.5元都记录在册;

就地取“才”:村里懂电路的村民组成志愿维修队,省下人工费;

  变废为宝:拆下的旧灯杆刷漆翻新,继续“服役”。

“过去总觉得民生工程就得花大钱,现在明白,把群众发动起来,废铁也能炼成金。”挂村领导倪起坤感慨。如今,每晚七点到十一点,路灯照亮的不只是村道——

是村民聚集在灯下跳起新学的广场舞;

是铝厂车间的女工下夜班不再摸黑走的山路;

是孩童们围坐在灯下捕捉流萤,用玻璃瓶装起忽明忽暗的夏夜。

微光成炬:照亮乡村振兴“最后一米”

一盏几十元的灯,照见基层治理的大智慧:

群众参与是核心:从“政府干、群众看”到“村民凑小钱、出力气”,真正激活“主人翁”意识;

资源盘活是关键:废旧电池回收、旧物改造等“土办法”,破解山区资金困局;

民生温度在细节:不追求“高大上”的亮化工程,而是让每一盏灯都亮在群众最需要的角落。

在山村,民生改善未必需要大手笔。芹菜塘村用“小投入”擦亮的,不仅是路灯,更是基层干部务实创新的作风和群众共建家园的热忱。这种“花小钱、办大事”的智慧,或许正是乡村振兴最需要的“光源”。

(通讯员:周国芹)

(编辑:郭韦 美编:冯蕾 二审:关韦伟 终审:徐昌建)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