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西畴县人民法院:善意文明执行,“两难”变“双赢”
发布时间:2025-05-29 16:13:22
一边是金融机构的胜诉权益迟迟得不到兑现,一边是县内重点企业陷入困局濒临“倒闭”,强制执行不是不行,但公司肯定得垮。这个执行案件,到底要如何破局?
被告西畴县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因资金周转困难,向原告西畴县某金融机构借款600万元,并签订借款合同,约定了还款期限、资金用途等内容。到期后,被告偿还了部分借款,剩余借款无力偿还,原告诉至西畴县人民法院。根据法院作出的《民事判决书》,被告应在2024年9月判决生效后30日内向原告支付借款及利息395万余元。但是判决生效后,被告一直未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无奈之下,该金融机构于2025年1月向西畴县法院提交了强制执行的申请。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承办法官考虑到该案涉案金额大、当事人多,该企业生产经营的又是县内重要产业,简单采取强制执行措施,虽然能保障申请人的权益,但被执行企业的处境将更加艰难。
于是,承办法官一方面说服金融机构给予被执行企业一定的宽限期,督促投资人与员工代表把握现有资源优势,尽快协商履行方案。同时,采取“活封”方式查封被执行企业,允许其正常经营。另一方面,秉承善意文明执行理念,通过对被执行企业现有资产、市场需求及被执行人公司股东意愿等多要素联查后,引入第三方入资收购股权,拟定“转售资产清债务,盘活企业稳发展”执行方案,使得企业正常运转,保障了县内该产业持续发展。
经多次与双方进行沟通,被执行企业与第三方经营者达成合意并完成相关收购事宜。2025年5月27日,被执行人将涉案资金全部交到申请人手中。至此,该案圆满执结,既保障了金融机构债权实现,又保证了被执行公司能够正常运转,让双方“两难”境地转变为“双赢”局面。
在案件顺利执结后,该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将一面鲜红的锦旗送到法院,并连连表示感谢:“从立案到执行,承办法官始终把我们的急难愁盼放在心上,让我们真切感受到司法的温度。有了法治护航,我们后续发展更有信心了!”
鲜红的锦旗,不仅承载着当事人的诚挚谢意,更彰显了司法护航营商环境、守护公平正义的坚实力量。下一步,西畴县法院将持续践行“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聚焦企业法治需求,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为企业健康平稳发展提供更有温度、更有力度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通讯员:杨雅舒)
(编辑:郭韦 美编:冯蕾 二审:关韦伟 终审:徐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