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文笔塔上新了!
发布时间:2025-05-31 09:46:22
5月30日下午
文山市东山公园人潮涌动
备受瞩目的文笔塔文化展陈馆
正式开馆
这座矗立百余年的地标建筑
以全新姿态亮相
不仅重现了“雁塔秋风”的古韵
更以“一层一主题、一层一珍藏”的创新展陈
将文山的历史文脉
与现代文明交织成一幅壮丽画卷
在文山的历史长河中,文笔塔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承载着这座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
2024年,文山州、市两级共同启动了文笔塔文化展陈项目,对文笔塔内部进行了再整装,让古老的文笔新韵重焕生机。今年5月30日,这座古塔以全新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续写着这座城市的文化传奇。它将系统地展示自开化府以来文山地区城市、文化、人才、教育等发展情况,成为文山新型文化空间新地标。
仪式现场,相关领导一同推开塔门,为这座凝聚着文山文脉的建筑揭开了崭新篇章。
文笔塔历经岁月的洗礼,见证了文山的变迁。走进全新开馆的文笔塔展陈馆,七层空间各有千秋,犹如一座立体的文化宝库,仿佛走进文山历史文化时光隧道。游客坐在板凳上休憩时,指尖轻抚过凹凸有致的坡芽歌书文化字符,仿佛能穿越时空,与壮族先民的智慧与浪漫相遇。
一层为序厅,取名“以塔鉴今,雁塔秋风韵”,陈列了古今中外的古籍善本,带领参观者瞬间沉浸于当地书香之中。
二层取名“以塔观塔,墨香染千山”,设置了文笔塔印章打卡游戏以及《文笔塔赋》,既能品读赋中对文笔塔的赞颂,又能在寓教于乐中全面认识文笔塔历史;
三层取名“以塔观城,时光绘新颜”,摆设文山从旧影到新貌的时代跨越照片,带参观者一同感受文山时代的变迁;
四层取名“以塔观文,文以阅山海”,一面古老的铜鼓以及展墙之上文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图片,记录着非遗传承人专注创作的瞬间、传统技艺的复杂流程,游客透过照片,仿佛亲临非遗传承的现场;
五层取名“以塔观人,群星耀福地”,汇集了文山从古至今的众多名人,展板上循环播放着他们的生平事迹,让参观者仿佛穿越时空,与这些名人对话;
六层取名“以塔观景,盘龙映山川”,珍藏文人墨客的手稿、书画真迹,画作展示“文山老八景”——雁塔秋风、西华列戟、二台返照、虎沟烟雨、南桥夜月、盘水回波、大兴双桂、钟灵瑞梅;
七层取名“以塔登科,山高人为峰”,一尊庄严肃穆的孔子像悬挂在展区中央,对联“礼拜孔子拔头魁 金榜题名中状元”格外醒目,游客置身顶楼不仅能感受到庄重的文化氛围还能俯瞰文笔塔周边的新型文化空间,把东山公园的绿意盎然、健康步道蜿蜒如带的美景一览无余。
以文笔塔为核心,周边打造的新型文化空间同样亮点纷呈。夜晚,文笔塔夜晚“主题音乐灯光秀”划破夜空,耀眼夺目。白天,东山公园道路美化、绿化后,绿树成萌,鸟语花香,健康步道、网红打卡点、观景台上游人如织,与文笔塔共同构建起文山独特的文化景观带。
“以塔鉴今,不仅是对历史的回望,更是对未来的展望。”文山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文笔塔文化展陈馆对外开放,将会有越来越多游客慕名而来。
市民张先生感叹:“今天走进崭新的文笔塔,感到无比的震撼,让我再次触摸到文山历史的厚重,还感受到了现代文化的活力。”
从“地理高标”到“精神图腾”,文笔塔的重生,不仅是砖石木料的修缮,更是一场文化自信的觉醒。当非遗技艺遇见数字光影,当历史名人对话青春学子,这座塔已超越物理高度,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山坐标”。正如展馆结语所言:“历史不是封存的标本,而是流淌在血脉中的自觉。”
未来,文山将持续完善以文笔塔为核心的文化空间体系,唤醒城市新活力,推动文化活态传承,拓展业态激发文旅新动能,深挖内涵讲好文山故事,打造城市新型文化空间,让文笔塔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吸引更多人领略文山独特的文化魅力。
文笔塔文化展陈馆开放时间:每天8∶30—11∶30,14∶30—17∶30。同时也请大家文明参观,自觉爱护塔内设施。
(记者:张磊)
(编辑:郭韦 美编:陆军 二审:谢思思 终审:徐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