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七彩地名我来讲——文山地名(三十五)文笔塔

发布时间:2025-06-09 15:17:00  

编者按

地名,不仅仅是一个地理坐标,它承载着历史,蕴含着文化,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为弘扬和传承文山地名文化,州民政局联合州融媒体中心开设“七彩地名我来讲——文山地名”专栏,讲述文山地名故事、传承红色精神,助力乡村振兴。

文笔塔

文笔塔,原名雁塔,位于文山市城东的东山公园内,占地面积约352平方米。据史志记载,清朝以来,文山水患频发,建塔是为了平水灾、保平安。旧塔高七层,计五丈八尺,约19.33米,镶嵌有楹联“双桂争奇,铁画银钩探月窟;一江横影,层峦叠嶂蹑天根。”旧塔始建于清康熙年间,叫拱翼学宫,始称文峰塔,其时有美誉——“雁塔秋风”。据说,东山主峰与两侧连山的交汇处组成了“文”字的一撇一捺,山顶当作一横,塔就是横上一点,远远望去,酷似一个巨大的“文”字,故名“文笔塔”。此塔历经风雨剥蚀,塔身渐次垮塌。抗战后期(1944年),日寇进逼滇东南,国民党第九集团军在东山修筑防御工事,将残塔全部拆除。

文笔塔(图片由马昌华提供)

文山建州后,州、县历任党政领导多有复塔重建之意,1983年文山县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扩为“东山公园”。1997年重建新塔工程全面启动,历时一年时间,于1998年3月底修建而成。新建的文笔塔高约49米,塔为八角形,七层八翘,层层重阁,古朴典雅,塔身整体为红色,显得雄伟壮观,庄严挺拔,金碧辉煌。塔身内外题诗藏画,雕梁画栋,流金溢彩,妙趣横生。而塔的翘角处,挂满了一串串的铃铛,每当有风吹过,便会发出叮叮当当清脆悦耳的声音。玲珑剔透,檐角巨龙腾飞,气势磅礴。从山底到山顶共修建了999级石梯台阶(长约475米,宽约18米)和大型浮雕《奔向未来》。道教认为,九为阳数,两个九为重阳,三个九即是三阳,暗含传统的“三阳开泰”吉祥之意,而“泰”是《易经》六十四卦中的“泰卦”,卜为好运。登上这999级台阶,象征着人们吉祥安康的生活,昭示着文山人民蓬勃发展的事业。沿着塔身看一圈,南面有金慈昆的“文势壮山河极目远天葱与莽,笔锋挥古今翘楚方史汉及清。”北面有杨兴跃的“获两山灵光天造文笔濯玉砚,得一河紫气地设西华洗翠薇。”西南面有戴光禄的“文笔通古今史辉人杰,山河映日月物华地灵”。这也给新建的文笔塔赋予了新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2003年批准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9年又批准为州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来源:文山州民政局)

(编辑:董飞 美编:冯明兰二审:谢思思 终审:徐昌建)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