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文山之干·驻村工作队风采 | 马关县木厂镇马西村驻村工作队:泥土里长出的“贴心书记”袁开庆

发布时间:2025-06-13 20:19:44  

编者按

近年来,文山州坚持把驻村帮扶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持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广大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奋战在乡村振兴一线,他们舍小家、顾大家,用责任和担当在农村广阔天地书写初心和使命,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来了群众的幸福指数,厚植了党在边疆民族地区的执政根基。

为全面反映我州驻村帮扶工作成效,将定期选取部分具有代表性的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讲述他们在基层一线为民服务担当作为的生动故事,展示他们的靓丽风采。敬请关注!

今天推出《马关县木厂镇马西村驻村工作队:泥土里长出的“贴心书记”袁开庆》。

在马关县木厂镇马西村,总能看到一个身影穿梭在田间地头:他卷着裤腿、踩着胶鞋,扛着锄头与村民并肩劳作;他蹲在火塘边,贴心为民讲政策,听得老人频频点头;他深夜伏案整理材料,为困难户申请补助、为种植户跑销路……他就是马西村驻村第一书记袁开庆。从县财政局干部到扎根基层的“泥腿子书记”,他用两年时间,把“驻村”变成了“住村”,成了乡亲们心中“比亲戚还亲”的贴心人。

党建“活水”润心田,党员带头干劲足

“以前党员开会人难齐,现在袁书记把党课搬到田间地头,大家扛着锄头、穿着胶鞋就来了!”马西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蒋明昌笑着回忆。马西村党员老龄化严重,活动形式单一,袁开庆创新推出“田间党课”“火塘夜话”,用“乡音土话”讲政策,让年轻党员与老党员结对帮扶,并开展“一对一”“一对多”群众帮扶。在他的带动下,党员们干劲十足。他牵头发展5名新党员、培养5名入党积极分子,设立“党员责任区”,让党员带头认领环境整治、矛盾调解任务。

村民刘顺标感慨:“以前觉得党员身份就是个名头,现在看党员带头修路、帮孤寡老人收玉米、插秧,这才叫真党员!”

政策“飞入”百姓家,暖心帮扶解民忧

“袁书记讲政策,比自家亲戚还上心!”家庭突发困难户马德恩抹着眼泪说。去年,他家孩子考上大学,正为学费发愁时,袁开庆带着“雨露计划”宣传册上门,手把手教他们填申请表,连夜整理材料,最终孩子领到2000元补助,顺利进入大学。如今正在卫校学习康复技术的马菊动情地说:“如果没有袁书记,我早就进厂打工了,是他改写了我们大山学子的人生!”

同样,家住老古地村小组的村民曾良芬也得益于袁开庆的倾情帮扶。她丈夫去世多年,独自抚养领养的孩子,如今孩子在读高中,家庭困难,日子难以为继。袁开庆积极了解情况,为她协调护林员岗位。曾良芬哽咽道:“现在我每月有固定收入,还能种菜卖钱。我为农产品销路发愁时,袁书记积极帮我联系收购商,打开销路。孩子上学再也不愁了,袁书记就是咱家的救命恩人!”

治理“绣花功”,绘就和美画卷

“以前为争地边吵架,现在家家争当‘文明户’!”马西村委会湖广寨村小组组长刘顺明感慨。在村委会共建理事会的带动下,村级共建小组积极行动,袁开庆鼓励村小组推行“积分制”管理,村民参与环境整治、孝老爱亲可积分换奖品;开展“最美庭院”“文明家庭”评选,让好风气“晒”在阳光下。他还积极践行“网格化”调解机制,任职以来成功调解矛盾纠纷38起。“以前为宅基地闹了三年,袁书记带着网格员上门调解,三天就解决了!”村民张登良竖起大拇指。

脚下沾泥土,心中有真情

“我是马西人,就要为马西拼!”袁开庆常说。驻村以来,他磨破三双鞋,记满五本民情日记,手机里存着800多户村民的联系方式。现在,马西村道路干净、路灯明亮,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从财政局干部到驻村书记,袁开庆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实干诠释担当。他如同一粒种子,在马西村的土地上生根发芽,积极帮助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带领乡亲们奔向“农村美、树新风”的幸福生活。这片青山绿水间,乡村振兴的绚丽之花正悄然绽放,而袁开庆的初心与汗水,早已深深融入这片土地,成为乡亲们心中最温暖的记忆。

(来源:马关融媒)

(编辑:毕琰雯 美编:陆军 二审:郑泽娅 终审:徐昌建)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