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一片叶子”撬动国际舞台!老山茶何以成为“乡村振兴样本”?
发布时间:2025-06-16 15:49:22
当地时间5月21日,来自麻栗坡的古树茶跨越山海,首次走进美国纽约的联合国总部。在茶香弥漫的会场,身着瑶族服饰的茶艺师以娴熟的烤茶技艺,向联合国官员、各国外交官及国际组织代表展示了老山茶的独特魅力。这琥珀色的茶汤中,沉淀的不仅是数百年的农耕智慧,更以“和而不同”的文化姿态,解锁了文山州用“一片叶子”造福一方百姓的乡村振兴密码。
麻栗坡县曾是文山州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如今,古树茶产业已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在外交部的帮扶指导下,麻栗坡县培育出28家茶叶企业和19个专业合作社。当地茶农利用立体气候种植适宜茶树品种,开发出多款产品,全产业链产值突破2.2亿元,带动数千农户增收,户均年增收6700余元。更重要的是,老山茶的成功并非单纯依赖产量,而是走上了精品化、品牌化路线。百年古树茶的稀缺性、北回归线“黄金茶带”的生态优势,以及对传统制茶工艺的坚守,使其在国内外市场赢得高附加值。淘宝、京东、抖音等电商平台的助推,更让“藏在深山人未识”的优质茶叶成为“网红爆款”,真正实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价值转化。
乡村振兴四个字看似简单,却蕴含深意——它不仅指经济的振兴,更是文化的振兴。在联合国总部的展台上,老山茶与壮族刺绣、白倮蜡染等民族文化产品共同亮相,展现了民族地区文化的多样性。这种“茶文化+非遗”的展示方式,不仅提升了产品的文化溢价,也让世界看到了中国乡村的文化自信。在乡村振兴中,文山州巧妙地将民族文化与现代产业结合,让传统技艺焕发新生。例如,茶企在包装设计中融入民族元素,在茶旅体验中加入壮族、彝族的歌舞表演,让消费者在品茶的同时,感受浓郁的地域文化魅力。这种“文化赋能产业”的模式,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持续的内生动力。
此外,文山州还将老山茶与旅游资源融合:荒废茶山变身为观光茶园,制茶工艺成为研学体验项目,游客可赏景、采茶、制茶,了解民族文化,实现了文化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探索出边疆经济发展的特色路径。 文山州的乡村振兴并非闭门造车,而是积极融入大局。老山茶作为“外交礼品”走进数十个国家,麻栗坡县更成为国际减贫合作的考察点,斐济总理兰布卡等外国政要专程前来“取经”。
这种“地方经验,全球共享”的互动,让文山州的乡村振兴故事具有了国际意义。中国减贫的“麻栗坡样本”之所以吸引世界目光,关键在于其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文化赋能+生态保护。这一模式不仅适用于中国边疆地区,也为全球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乡村振兴的新思路。 从数百年前的茶盐古道到如今的联合国舞台,老山茶的发展是文山州探索经济文化协同发展的缩影。它证明,乡村振兴不能仅靠资金投入,更要找到符合地方特色的产业路径,让生态资源、文化底蕴转化为发展优势。
未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文山州的茶叶、民族文化等特色产品将拥有更广阔的国际舞台,而乡村振兴的“文山方案”也将通过这一片茶叶,香飘世界。
(记者:牟星)
(编辑:毕琰雯 美编:陆军 二审:侯佑琴 终审:徐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