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文山市两种李子成熟,你最爱哪个?
发布时间:2025-06-19 15:39:11
在炽热的夏天
吃上一口酸甜可口的李子
一定会让你暑意顿消
眼下
文山市古木镇老寨村400亩青脆李
坝心乡陡舍坡村1300亩陡脆李
成熟上市啦
昔日撂荒坡地化身“金山银山”
不仅让果农喜笑颜开
飞驰的订单更铺就了甜蜜振兴路
采摘热火朝天
走进文山市古木镇莲花塘行政村老寨村小组的青脆李种植基地,连片果林沿山铺展,沉甸甸的果实压弯枝头,青翠的李子泛着薄霜般的果粉,弥漫着清甜气息。果农们穿梭林间,将一颗颗饱满的“绿宝石”收入桶中,田间地头一派繁忙丰收景象。
“今年光照足、雨水匀,果子个头比去年大了一圈。”老寨村种植户陆国祥脸上洋溢着喜悦,他家种植的30亩青脆李已采收2000千克,25克以上的特级果能占五成,批发价卖到6元—9元/千克。“村里请了农技专家教我们修枝、疏果,果子品质一年比一年好。今年我家特级果卖到9元1千克,预计有七八万元的收入。”
老寨村种植户陆全喜也是产业发展的见证者与受益者,他家于2021年种了10亩,因收成不错,如今便扩种到了25亩。
“今年成熟挂果的果树产量能到5000多千克。因为上市早,每天都有收购商进村,根本不愁卖,我们对种青脆李很有信心!”陆全喜说。
品质好热销省外
山脚下的临时收购点同样热火朝天。工人们快速分拣着刚下枝头的李子,按个头、色泽装箱。收购商余尤帅对老寨青脆李赞不绝口:“这李子肉厚核小、离核脆甜,耐储运,比其他品种早上市一个月,能抢市场先机,供不应求!”当日,收购点便发出15000千克鲜果,发往贵州、四川、广西、广东等地。“老寨的清脆李很受市场欢迎,果形大、口感好,我每年都来收,这次打算收购5000千克。”余尤帅说。
谁能想到,这片生机勃勃的果园,四年前还是杂草丛生的撂荒地。“因地势偏远,缺乏好产业,劳动力大量外出,土地闲置成了‘心病’。”老寨村村小组长张德翠感慨道。2018年上任后,他带领村民谋出路,经多方考察,瞄准了适合本地、市场看好的青脆李。2021年,全村20户齐心协力,种下了350余亩青脆李。如今,曾经的荒坡已变成600余亩(其中400余亩成熟挂果)的整齐果园。今年预计产量超100吨,20户种植户户均增收超2万元。
客商“扎堆”来抢购
坝心乡陡舍坡村的陡脆李也迎来销售高峰。在集中收购点,村民们肩挑背扛,将沾着晨露的陡脆李源源不断运来。
“看看我家的陡脆李,颗颗大得很,口感脆甜!”种植户张春云热情推介。他有十余年种植经验,当初返乡看中陡脆李良好前景,从几棵老树起步,自2020年起扩大规模至10亩左右,今年又新扩种1亩多。从5月30日开始采收,目前卖了3吨左右,今年预计产量是5吨—6吨,预计收入在40000元—48000元。
来自重庆万州的收购商向元森早已通过电话预订了第一批货。“陡舍坡李子品质好,酸甜脆爽,很受欢迎,主要销往湖北、沿海地区。”他介绍,当前收购价为大果13元/千克、中果11元/千克、小果7元/千克。
得益于独特气候+精细管理
陡脆李能在市场赢得青睐,核心竞争力在于卓越品质。这既得益于当地独特的气候水土,更离不开科技赋能与精细管理。
陡舍坡村委会主任左奎川介绍,为了突破传统种植瓶颈,持续提升陡脆李的品质和产量,村合作社积极发挥技术桥梁作用,主动对接资源,多次邀请州市级农技专家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指导种植户科学施肥、精准用药防治病虫害、科学修剪果树。
陡舍坡村作为核心产区,通过品种优选、科学种植、绿色防控等手段,确保了果实外观诱人、口感上乘、耐储耐运,加之比同类产品早熟上市的优势,使其成为客商争抢的“香饽饽”。今年,陡舍坡村共种植陡脆李1300亩,预计总产量达500吨,总产值有望突破400万元。
左奎川说:“下一年,我们将继续依托州市农技专家的力量,在科学种植、精细化管理上再下功夫,不断提高陡脆李的品质和标准化水平,同时发展电商直播,让陡脆李走向全国市场。”
古木镇老寨村
与坝心乡陡舍坡村的丰收景象
是文山市发展特色水果产业
助推乡村振兴的生动写照
从昔日杂草丛生的撂荒坡地
到今日果香四溢的“金山银山”
从零散种植到规模化、科学化发展
从“愁销路”到“订单上门”
一条依托特色资源、科技支撑
对接市场的产业振兴之路越走越宽
(来源:文山市融媒)
(编辑:董飞 美编:冯鹤 二审:侯佑琴 终审:徐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