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文山之干·驻村工作队风采 | 李继德:在德厚村的土地上种出“心答卷”
发布时间:2025-06-20 16:37:28
今天推出《李继德:在德厚村的土地上种出“初心答卷”》。
自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以来,李继德将满腔热情奉献给家乡父老和乡村振兴事业。走访问需时,他是群众心中的“贴心人”;谋划献策时,他是村庄发展的“土顾问”;开创新局时,他是双向奔“富”的领路人。他始终把乡亲们的幸福当作奋斗目标,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干”字是他履职尽责的最生动诠释。李继德把驻村岗位视为锻炼自己、为民办事的“舞台”,坚信“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驻村不到1个月,他就对全村78户脱贫户307人开展全覆盖走访,将村情、户情、民情一条条记录在“驻村工作日志”里,更记在心里。走访中,看到重点监测户曾琼家因病致贫,他想方设法开展帮扶,使其年收入从0.7万元提升至1.3万元;还帮助白志春等 12户脱贫户申请小额信贷 60万元,为徐能昌等23户申请临时性救助9.6万元。
先干先行,建基础惠民生。李继德发现村里基础设施薄弱、村容村貌亟待改善,便主动带领干部群众推进两污治理,建设污水处理管网10500米、检查井66个。他多方协调争取到10万元资金,统筹挂联帮扶和社会力量协调320吨水泥,帮助30户农户完成庭院及入户路硬化,600米进村道路、800平方米洒戛竜活动场地和120米市场道路硬化,打通了德厚村发展的“最后一公里”。
联农带农,美村庄换新颜。他带动村民建立“七户一段”常态化卫生保洁制度,组织“卫生大评比”活动,协调1000盆花卉栽种于村内绿化带,实现村庄清洁常态化。在李继德带领下,洒戛竜于2023年9月成功申报AAA级旅游景区,10月获“最美乡村”荣誉称号。
借着“干部规划家乡”的契机,李继德再次“卷铺盖”回农村。他对家人说:“驻村帮扶,工作队的主要‘责任’在第一书记,我必须担起这个‘第一责任’。”乡村建设初期,面对拆临拆违、庭院改造受阻的局面,他冲在前面,带领工作队员、回乡干部挨家挨户做工作,以“干部带党员、党员带群众”的方式消除群众顾虑,推动河道整治、拆临拆违、庭院改造等工作。
为让村民共建家乡的意识生根发芽,他与回乡干部共同推进文山地区第一个党支部——中共洒戛竜支部旧址提升改造,修缮吴澄旧居,丰富红色遗址内容,提升洒戛竜红色旅游品质。如今的洒戛竜,青瓦白墙间红色徽标点缀,五星红旗飘扬,红色元素随处可见,“一户一小景、十户一大景”的新风貌吸引游客纷至沓来,实现红色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为乡村注入新活力。
深挖“资源”,发展产业共增收。李继德十分关注村里的产业发展,带领工作队员、回乡干部深入调研,结合德厚丰富的自然条件,以“红色文化”为引擎、“绿色生态”为依托,走出红色文化与农旅融合发展之路。他亲力亲为帮助村民建设红色餐厅、农家乐,鼓励发展农旅融合新业态,带领村民对本地咸菜、香米粑粑等农产品进行包装升级,拓宽销售渠道。动员6户群众设计“江南水乡”风格民宿,让“忆苦思甜菜肴”成为洒戛竜特色,开发集红色文化传承、民俗体验、绿美村庄观光于一体的旅游线路,全年接待游客 1.2万人次,带动集体经济增收4.1万元。
巧借“东风”,谈合作共发展。李继德向德厚镇政府献策,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砚山县黑东生态农业场,在德厚村、大龙村发展3000亩稻虾养殖示范基地。该项目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2024年4月小龙虾上市,按每亩产量500市斤、均价50元计算,预计年产值7500万元,每年提供就业岗位6000余人次,为群众增加务工收入近2000万元、土地流转费用近360万元。他还配合镇政府引进文山市“福之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洒戛竜村流转3000亩土地种植蔬菜,带动70户86人户均增收2400余元。
一连串驻村故事让群众认识并认可了李继德。他扎根山村、情系农家,用实际行动诠释党员干部为民服务的宗旨,以真心、真情和实干激情书写着共产党员的人生诗篇。
(来源:州委组织部、文山市委组织部)
(编辑:毕琰雯 美编:陆军 二审:侯佑琴 终审:徐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