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马关马洒:七彩糯米“画”小年韵味 壮家巧妇染花饭迎客 | 旅居云南 好在文山

发布时间:2025-06-24 17:07:32  

靛蓝、明黄、绛紫、嫣红……在农历六月初一壮族小年到来前,马关县马洒村的空气中,弥漫的不仅是节日的喜悦,更有草木汁液与糯米交融的独特香气。壮族妇女们提前筹备,以世代传承的精湛技艺制作色彩斑斓的花米饭,用这份饱含民族风情的美食迎接八方宾朋,传递节日的温暖与祝福。

晨光微露,马洒村已悄然苏醒。为迎接小年的到来,壮族妇女们早早就穿梭于田间地头,采集紫兰藤草、红蓝草、密蒙花等制作花米饭的天然植物原料。回到家中,她们立即投入到紧张的制作工序中——洗净、切碎、熬煮,每一个动作都娴熟流畅,凝聚着对传统技艺的深刻理解。

邓丽琼便是其中的一员。在石磨前,她和姐妹们身着靛蓝刺绣围裙正专注地将草木灰与紫兰草舂制混合,调配制作蓝色花米饭的汁液。在她的巧手下,这些天然的植物原料,普通的糯米即将被装扮得五彩斑斓,每一种颜色都承载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明天就是我们壮族的小年了,我现在正在准备明天过年染花饭的原料,现在做的颜色是蓝色,是用草木灰和紫兰草一起舂制而成,我打算做十个颜色,过一个十全十美的小年。”邓丽琼说道。

制作花米饭的过程繁复而讲究。植物汁液熬煮好后,要冷却到合适的温度才能用来浸泡糯米。红色用红蓝草,黄色靠密蒙花,紫色取紫兰草,每一种颜色都来自大自然的馈赠。浸泡时间也很关键,时间过短颜色浅,过长则会影响口感。壮族同胞阳治成一边说,一边仔细查看浸泡的糯米,不时用手轻轻搅拌。她说,明天过节,一定要让客人吃上最香、最漂亮的花米饭。花米饭,不仅是美食的准备,更是一份情谊的寄托,希望远道而来的客人能带着这份来自马洒村的温暖与祝福而归。

壮族同胞阳治成说:“我们壮族特别热情好客,每年都要做很多花米饭,今年客人比较多,所以就多做一点,做300斤,明天他们来过节的时候就带一点回去。”

花米饭是壮族小年的特色美食,也是当地文化的重要载体。其制作过程不仅是一场美食诞生的奇妙之旅,更蕴含着壮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对传统的传承以及对客人的诚挚欢迎。在小年这一天,马洒村会因这色彩缤纷、香气四溢的花米饭而更加热闹,也让八方来客感受到壮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浓浓的节日氛围。

(马关融媒记者:谭倩 程攀 通讯员:杨志涓)

(编辑:董飞 美编:张振飞 二审:谢思思 终审:徐昌建)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