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共建共治 共享幸福|文山州创新基层治理经验荣登《中国机构编制》
发布时间:2025-06-26 18:01:0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必须抓好基层治理现代化这项基础性工作。”文山州聚焦重点地区、重点领域、重点人群,全面推行党建引领“三必到四必访”和村级共建理事会工作机制,以“小切口”改革撬动“大治理”提升,不断激活实干动力,着力破解基层治理难题,实现群众更广泛、更主动、更有效地参与社会治理。即日起,文山发布推出《共建共治 共享幸福》专题,聚焦全州基层治理的新实践,汲取基层智慧,展现城乡蝶变,让共建共治共享的种子在文山大地生根发芽,持续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走深走实!
2025年6月,《中国机构编制》第5期“基层管理体制创新”栏目刊发《创新推行县乡联动工作机制 提升基层治理整体效能》,全面介绍了文山州在做好机构改革“后半篇文章”、紧扣新时代基层治理现代化要求作出探索的经验做法。聚焦基层“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通过覆盖县乡2个层级、建立5项机制、明确18项抓手,创新推行县乡联动“2518”工作机制,切实破解乡镇(街道)“不会办、不敢办”困境,从源头遏制“责任甩锅”,确保基层权责一致、责能一致,有力推动基层治理整体效能提升。这是文山州机构编制管理创新实践成果首次荣登国家级权威平台,为其他地区推进基层治理提供了“文山样本”。
创新推行县乡联动工作机制
提升基层治理整体效能
云南省文山州紧扣新时代基层治理现代化要求,创新推行县乡联动“2518”工作机制,通过覆盖县乡2个层级、建立5项机制、明确18项抓手,探索构建纵向贯通、横向联动的工作链条,推动基层治理整体效能提升。
“纵向贯通+横向联动”,畅通县乡联动工作链
机构改革后,乡镇(街道)机构职能进行了系统性、整体性重构。针对新机构工作对接难的问题,重新梳理建立县乡两个层级机构之间上下对应衔接关系,乡镇(街道)内部机构之间左右协同关系。明确县乡在工作安排布置、请示汇报沟通、日常业务对接、信息共享、案件移送、协同配合等方面的内容和方法路径。编制《县乡业务对口工作表》,明确对口联络员职责,实行“一对多”“多对一”业务对接,绘制工作“流程图”,形成任务链、责任链。针对乡镇(街道)辖区内涉及县级部门管理权限事项,实行“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形成工作事项落实链。确保县乡机构沟通有渠道、联络有方法、衔接有效率,实现工作纵向条线清晰明确、上下贯通执行有力。强化乡镇机构间协调配合职责,建立乡镇(街道)机构间配合事项清单,明确相互配合事项,实现管理与服务统筹、审批与执法衔接、活动与宣传联动,推动机构间高效联动,做到横向规范有序、左右协同高效。
“清单化+准入制”,明晰县乡权责履职边界
聚焦基层“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推进建立乡镇(街道)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实行严格准入制度。县级安排乡镇(街道)工作、制定考核指标、对乡镇(街道)问责等以乡镇(街道)基本履职事项清单为依据。明确县级部门不得以部门、议事协调机构及其办事机构、临时机构(工作专班)等名义将应由自身承担的职责交给乡镇(街道),不得将清单之外的事项以“属地管理”之名或签订“责任书”、分解下达指标、考核验收等方式下放到乡镇(街道)。县级部门延伸到乡镇(街道)工作一般由县委、县政府研究明确,清单之外的确需乡镇(街道)承担的临时性、阶段性工作,需经严格审核评估,并报县委、县政府同意,从源头遏制“责任甩锅”,确保基层权责一致、责能一致。
“资源下沉+技术赋能”,激活基层治理内生动力
针对乡镇(街道)履职能力薄弱和技术力量不足等问题,实行职责下移与编制下沉相衔接,明确县级部门对乡镇(街道)培训指导和监督责任,提升基层人员岗位专业能力。明确乡镇(街道)在开展赋权事项行政审批、行政执法、重大行政决策等工作,需认定、技术鉴定或提供咨询意见的,可向县级业务主管部门提交协作文书,由县级业务主管部门限时反馈,破解乡镇(街道)“不会办、不敢办”困境。将部门对乡镇(街道)吹哨事项的“应哨”办理情况纳入县委、县政府对部门年度工作目标考核,推动问题在基层一线解决。进一步规范乡镇(街道)党(工)委议事规则,明确监督方式、畅通监督渠道,促进乡镇(街道)党(工)委正确履职,推动党在基层的执政能力水平不断提升,不断夯实执政基础。
“多元统筹+平战结合”,打造协同共治新格局
针对基层条线复杂,资源和力量分散的问题,赋予乡镇(街道)党(工)委对县级派驻机构的考核权、人事建议权及资源调配权,强化“一盘棋”指挥效能。允许乡镇(街道)在核定的编制总量内,统筹调配编制和人员,打破人员身份壁垒,提升编制使用效益。围绕综合工作、跨行业领域工作、突发紧急重大工作,明确工作统筹主体、参与机构、协同方式,整合部门、村(社区)、社会力量,搭建综合行政执法指挥、综合应急救援指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网格化管理)、便民服务以及党政军警民联合指挥平台,实行综合行政执法队、应急救援队两支专业队伍融合共建,联动开展工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发挥网格员在信息收集“前哨”作用,将综合执法、应急救援、矛盾纠纷调处等纳入网格管理体系,推动精细化管理,实现隐患(问题)早发现、早处置。实行工作统分结合、平战一体,实现资源力量充分盘活,形成破难题、做大事、处急事工作合力,推动跨领域跨机构跨层级工作有效落实,突发紧急重大事件高效处置。
(供稿:中共文山州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编辑:董飞 美编:张振飞 二审:谢思思 终审:徐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