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康养文山:保护视力,从儿童做起
发布时间:2025-06-27 15:56:15
6月26日下午,文山市妇幼保健院五官保健科主任、主任医师、银龄医师张焰及助理医师何元慧走进文山州融媒体中心综合广播《康养文山》访谈节目的直播间,与大家聊一聊儿童视力防护的那些事儿。
一双明亮的眼睛更是孩子探索世界、快乐成长的重要保障,然而,如今儿童视力问题日益严峻,近视、远视、散光等眼科疾病困扰着不少孩子和家长。
直播中,文山市妇幼保健院五官保健科主任、主任医师、银龄医师张焰首先介绍,国家卫生健康委披露的数据显示,2022年在已经近视的学生中,小学、中学、高中总体近视率分别为36.7%、71.4%、81.2%;其中,轻度近视、中度近视、高度近视分别占比为53.3%、37%、9.7%。“我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小学生近视率逐年上升,呈现低龄化、高度化趋势。6岁—8岁儿童青少年近视率约53.6%,高三学生高度近视率高达20%。面对这一公共健康挑战,构建“预防—干预—治疗”全链条防控体系迫在眉睫。
张焰进一步介绍,新生儿的眼球较小,眼轴较短,此时双眼处于远视状态,眼轴的检查可以客观的反映儿童青少年发生近视的程度。“对一些0岁—6岁儿童眼睛从表面看是正常的,但实际可能存在致盲性或严重影响视觉发育的眼病。比如位置比较靠后的先天性白内障、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先天性青光眼和其他先天性眼底病等。可能致盲,弱视、高度远视、散光和屈光参差等,会严重影响视觉发育。因此,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要从小从早抓起,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出现频繁揉眼、凑近看东西、眯眼看东西、歪头注视、内斜、外斜、皱眉、怕光等情况就可能出现视力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婴幼儿的内斜视有真假之分。“假性内斜视是由于宝宝鼻骨未发育完全,鼻梁宽且扁平,只是外观看起来像内斜视,随着鼻骨发育,假性内斜的表现就逐渐消失了。内斜视是儿童常见眼病,会影响宝宝的视力发育,还会影响立体视的发育,需要尽早治疗。家长一旦发现宝宝有内斜应及时找专业的眼科医生检查明确诊断,不要盲目认为会自然好转,耽误治疗。”张焰说。
文山市妇幼保健院五官保健科助理医师何元慧解释,孩子出现视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孩子用眼环境与习惯,比如坐姿和阅读姿势不正确、电子产品过度使用、户外活动时间较少、挑食和睡眠不足,而遗传因素也有一定关系。
保护孩子视力要牢记十条原则:1.预防近视从小从早做起;2.每天日间户外活动不少于2小时;3.读写做到“三个一”即“一尺一拳一寸”;4.坚持“20—20—20”原则,即近距离用眼20分钟,向20英尺外(约6米)远眺20秒以上;5.管控使用电子视屏产品;6.每天坚持做眼保健操;7.均衡营养充足睡眠;8.遵医散瞳诊断近视;9.确诊近视及时干预;10.重视高度近视及相关并发症。
对于去眼镜店配了眼镜,还需不需要到医院进一步检查的问题,张焰表示,儿童配镜前必须进行散瞳验光,散瞳验光应当在专业的医疗保健机构进行。儿童的视力不良除了近视,还有远视、散光、屈光参差,有合并弱视的可能,其他眼病也可能会影响视力。因此,带孩子到专业医疗保健机构通过眼科医生的检查和专业的医学验光后给出正确的配镜处方,才可以配眼镜。
孩子怎么在保证学习的同时保护好视力?何元慧建议,保持正确的坐姿和阅读姿势,每天坚持做眼保健操,坚持“20—20—20”原则,即近距离用眼20分钟,向20英尺外(约6米)远眺20秒以上,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均衡营养,充足睡眠,定期视力检查。
何元慧介绍,中医在护眼方面也有一些独特的方法。“比如眼保健操,它是根据中医经络穴位原理,通过按摩眼部周围的穴位,像睛明穴、四白穴、太阳穴等,来缓解眼睛疲劳,促进眼部血液循环,达到保护视力的目的。家长可以教孩子正确的眼保健操手法,让孩子每天坚持做。另外,中医食疗也有帮助,像枸杞菊花茶,枸杞和菊花都有清肝明目、缓解眼疲劳的功效,孩子可以适当饮用。”
(记者:廖志文)
(编辑:郭韦 美编:张振飞 二审:郑泽娅 终审:徐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