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生态为民”行动 | 马关县百日攻坚破解十年“猪味围城” 绘就生态惠民新画卷
发布时间:2025-07-01 15:07:20
2024年6月5日,中央第七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云南期间,有群众向督察组电话举报:“文山州马关县亚龙新城洪园小区住户花园围墙外的养猪场养殖废水直排,小区墙面被浸湿,臭味、噪声扰民严重。”
接到投诉后,马关县高度重视,立即组织农业农村、综合执法、生态环境等部门,迅速行动,深入现场开展调查核实,因地制宜制定整改方案,扎实推进问题整改。
十年困局迎转机。“每天凌晨三四点就被猪叫声惊醒,夏天连窗户都不敢开。”小区王阿姨说道。这片占地2亩的养殖区始建于2014年,随着城市扩张逐渐被居民区包围,形成“养殖围城”现象,养殖场与居民楼仅一墙之隔,长期“尴尬共生”,各种投诉不断,但因产权复杂、牵涉面广始终悬而未决。
三维攻坚破坚冰。中央环保督察组进驻后,该问题被列为马关县“生态为民”头号工程,借力中央环保督察“东风”,开出本土化治理药方。多方纾困,民生优先。为践行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理念,同时也秉持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理念,针对存在问题,农业农村、综合执法、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部门联合属地乡镇建立工作组,整合专业技术力量,结合养殖户实际,因地制宜制定整改措施,明确养殖期限,召开工作推进会及现场会20余次,精准有效消除难堵点,每天安排专人对养殖场圈舍的卫生清洁情况进行查看、督促,确保圈舍干净整洁、粪便及时清理,同时做好小区住户及养殖户的沟通、安抚解释工作;农业农村部门定期对养殖生猪进行检疫检验,确保达标生猪第一时间出售。
产业转身,场地新生。为切实解决养殖场臭味、噪声问题,防止问题反弹,避免场地闲置造成资源浪费,积极动员养殖户进行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环境提质”与“经济收益”双赢,养殖户圈舍养殖设施已改造成砂仁草果晾晒场,问题整改后,群众投诉连续4个月“零反弹”。
长治固效,清栏清零。经过6个多月的整治,该养殖场生猪已全部售出,噪声、臭味已得到根本解决,周边人居环境得到提升,以实实在在的整治成效为群众解除烦忧,为实现问题整改长治长效,创新建立“三查机制”,网格员每日巡查,社区每周复查,乡镇每月调度,进一步巩固整治成效。
整改落地见真章。随着最后一批生猪的销售及猪粪的清运,困扰马关县亚龙新城洪园小区居民十余年的生猪养殖顽疾画上终止符。“现在晨练空气都变得清新了,再也闻不到猪粪臭,这才是小区该有的生活!”业主委员会李先生的感慨道出群众心声。最新民调显示,居民满意度从整治前的61%飙升至100%。
这场由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推动的民生保卫战的胜利不仅擦亮了生态底色,更诠释了“民有所呼,政有所应”的执政温度。下一步,马关县将持续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的理念,坚持问题导向,举一反三,以典型示范引领,全力解决群众身边的生态环境问题。
(通讯员:李文姣 刘安铝)
(编辑:董飞 美编:张振飞 二审:关韦伟 终审:徐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