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文山市红甸乡:多措并举抓实防汛备汛工作

发布时间:2025-07-01 19:04:46  

连日来持续降雨天气,给群众生产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带来诸多隐患,防汛形势刻不容缓。为持续打赢防汛救灾攻坚战、持久战,文山市红甸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压实责任,闻“汛”而动、迎“汛”出击,及时排查风险隐患,抓细抓实各项防汛救灾措施,靠前服务,主动作为,用实际行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闻“汛”而动,周密部署强担当

乡党委、政府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聚焦安排部署、隐患排查、物资储备、应急演练、值班值守各领域环节,以积极有效的措施推进全乡防汛工作。合理编排汛期防汛值班表,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严格落实“1262”精细化预报与响应联动机制,做到目标明确,任务细化。

调整充实防汛人员力量队伍,成立以36名救援人员为主的应急救援抢险队伍,明确汛期乡级责任人23名,村级36名,组级59名,形成乡、村、组三级防汛责任体系,将防汛责任落实到人到岗。组织“防灾减灾”培训2场次,组织地质监测员培训2次,防灾减灾“第一响应人”培训1次,防灾减灾演练每组全覆盖。储备防洪袋、应急储水袋、手电筒等防汛物资300余件,确保突发险情处置“召之即来、来之能战”。

进村入户,深入排查重防范

乡、村两级组建联合巡查专班,聚焦低洼地带、老旧房屋、河道沿岸等防汛重点区域,开展“穿透式”隐患排查。逐户走访风险区域住户,发放《防汛安全告知书》,面对面讲解暴雨防范要点,明确“险情第一时间上报村委会”的应急联络机制。尤其对独居老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建立“一人一档”包保制度,逐一确定转移责任人与临时安置点,通过“敲门行动”确保特殊群体防汛保障措施落地。

截至目前,已累计排查地质灾害隐患点2处,转移群众1户2人,切实做到时刻关注、提前转移,确保安全度汛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全力以“复”,清淤疏浚保畅通

在连续降雨过程中,部分道路出现了山体滑坡、树木倒伏、淤泥堆积等路障情况,严重影响了群众出行安全。各村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积极调动党员干部群众参与到清淤保畅行动中来,采取“人工+机械”的方式,迅速对公路沿线、村庄内外主干道的落石、塌方、淤泥等进行全面清理,疏通排水渠,对重点路段进行人工维修加固,并在危险路段设置警示标志,提醒过往车辆及行人观察通行,全面消除风险隐患,及时恢复道路畅通。

截至目前,共清理路障6处,安装应急避难场所标识牌18个,保障了全乡道路的基本通行。

创新方式,多措并举抓落实

不断创新防汛备汛的宣传方式,采用“线上+线下”双轨宣传模式,线上通过微信群实时转发气象部门最新预警信息,线下利用村广播每日早中晚三次播报防汛知识,在村口、商店等人员密集场所发放告知书200余份。同步完善网格化管理体系,要求各网格长兼任“汛情信息员”,24小时保持通信畅通,确保预警信息30分钟内覆盖全村各小组,实现风险信号“秒级响应”。

截至目前,发布防汛预警信息100余条,开展入户宣传4次覆盖300户次,有效增强了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在接下来的防汛工作中,红甸乡党委、政府,全体干部将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持续紧盯天气变化趋势,推动防汛工作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防控”转变,用扎实的巡查脚步和细致的保障措施,为辖区群众筑起汛期安全的坚实堤坝。


(记者:曹志腾 通讯员:田甜)

(编辑:董飞 美编:冯鹤 二审:谢思思 终审:徐昌建)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