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兴滇润边丨文山州打造弘扬“老山精神、西畴精神——行走的思政课 ”文明实践品牌
发布时间:2025-07-02 10:53:24
文山州充分利用丰富的红色资源和边关文化资源,聚焦“五个一”打造弘扬“老山精神、西畴精神——行走的思政课”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品牌,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和全民国防教育,推动“兴滇润边新时代文明实践带”建设走深走实。
依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理想信念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等资源优势,紧扣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学习教育主题,以云南老山干部学院、西畴县国家石漠公园、西畴县岩头村“最后一公里”、西畴县刘家塘村“胜天洞”、西畴县东升红色教育基地、“两山”作战前线指挥所旧址、麻栗坡烈士陵园(含老山作战纪念馆)、“将军洞”、国家级天保口岸、老山主峰、坝子雷场(杜富国负伤地)等为现场教学点,以点串线打造从州府到边境的新时代文明实践行走路线。
以受众需求为导向,结合教学线路中的各个现场教学点内容,精心组织开发了《老山》《弘扬老山精神 赓续红色血脉》《血染的风采——致敬老山英雄 弘扬老山精神》《青春永驻 精神长存》《弘扬和践行“西畴精神”》《弘扬西畴精神 激发奋进新时代的强大动力》《西畴精神:从希望之光到永放光芒》等系列主题课程。同时,制作《弘扬老山精神 传承红色基因》《干才有希望》《最后一公里》等党员教育宣传片、微电影辅助教学。
“‘亏了我一个幸福十亿人’,如钢如铁的誓言,至今,还高声回旋着……”——诗句中,边关的烽火与文山学院师生的赤诚完成跨时空对话。6月14日,文山学院师生一行赴麻栗坡县开展研学活动,以沉浸式红色教育让师生在历史与现实的交融中坚定信念、淬炼品格、升华思想。弘扬“老山精神、西畴精神——行走的思政课”以各级党员干部、大中小学生为重点,以“行走入心”为总体要求,突出文明实践主题,广泛开展体验式、沉浸式、情景式、互动式、案例式等系列现场教学文明实践体验活动。今年以来,各教学点共集中开展文明实践体验活动120余场次7000余人。
“西畴人民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不向恶劣的自然环境屈服,积极探索石漠化综合治理、改善生态环境的路径……”在西畴精神展馆,谢成芬以自身战天斗地的真实奋斗经历为富宁县税务局党支部与西畴县税务局党支部党员现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新时代“西畴精神”情景党课宣讲。为确保现场教学文明实践体验活动实效,云南老山干部学院、西畴县委党校、麻栗坡县委党校等单位密切协作,共同建设“行走的思政课”讲师和现场点位讲解员队伍,并组建课题组,规范课程主题、理论导入、现场讲解、总结提升等各个环节,适时更新文本内容,确保现场教学点讲解与课程主题紧密配合,切实提升效果。
把开展弘扬“老山精神、西畴精神——行走的思政课”活动与各级党组织党员教育、廉政教育、职工教育等有机融合,并与重要纪念日、重大庆典活动、传统节日、重大历史事件(人物)纪念日等活动相结合,引导党员干部“行走”在基层、“行走”在一线,思想上常受教育,精神上常有收获。每年累计有近10万人到各文明实践点接受爱国主义和理想信念教育。
键接:
“做文明有礼文山人”基本行为规范
中国是礼仪之邦,文明之国。管子曰: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一个有礼貌的人,总能受到他人的欢迎和尊重。同时,文明礼仪又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当我们在公共场所遵守秩序、尊重他人、爱护环境时,所展现出的不仅仅是个人的修养,更是整个社会的文明风貌。在新时代、新征程,每一个文山人都应当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贯彻《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积极传承中华文明礼仪,努力成为文明有礼之人,为建设文明城市、文明乡风,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的人前来文山发展、旅游和生活,促进文山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繁荣,添砖加瓦,增光添彩。
文明有礼,从我做起!文明文山,有你最美!让我们共同遵守文明礼仪基本行为规范,自觉做到:
待客有礼
微笑迎宾,以诚待客。
路遇相求,有问必应。
买卖公平,不欺生人。
礼貌送客,婉言相留。
出行有礼
文明驾驶,礼让行人。
有序排队,主动让座。
举止得体,不说脏话。
保护环境,爱护公物。
邻里有礼
邻里相遇,主动问好。
出入相友,守望相助。
以和为贵,重诺守信。
各族同心,亲如一家。
家庭有礼
尊老爱幼,孝敬父母。
男女平等,礼让同辈。
夫妻和睦,远离家暴。
崇尚科学,尊师重教。
用餐有礼
长幼有序,依次落座。
讲究卫生,公筷夹菜。
饮酒有度,珍爱健康。
按需点餐,光盘行动。
上网有礼
遵规守法,拒绝网暴。
理性表达,诚信交流。
实事求是,不传谣言。
尊重隐私,抵制低俗。
(来源:中共文山州委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编辑:刘虹 美编:陆军 二审:关韦伟 终审:徐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