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深、联、帮”专项行动|​广南:以作风之变促就业之兴

发布时间:2025-07-03 15:21:07  

在就业市场面临转型挑战的2025年,广南县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以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指引,将作风建设与就业服务深度融合,通过深入基层、联系群众、帮扶企业的扎实举措,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民生答卷。从“数据跑路”替代“群众跑腿”的服务革新,到“点对点”输送务工人员的精准施策,再到为企业纾困解难的靶向发力,广南用实干诠释了“民生为本、就业优先”的深刻内涵。

作风革新:以八项规定为纲筑牢服务根基

“打开手机,25.51万个就业岗位信息随时随地可以查看,筛选自己想去的岗位,简单方便。”家住广南县珠琳镇赖皮树村的李家香高兴地说。今年,广南县把岗位信息通过政务网、今日广南App等平台和村小组微信群直达群众手中,实现了328期岗位推送“一键覆盖”。

这种变化源于广南对简约高效作风的践行。在创业贷款办理中,“线上预审+线下核验”模式让176笔3313万元贷款的办理时限压缩30%,群众平均少跑2趟路。“过去办贷款要填七八张表,现在手机上传资料,审核通过后到现场签字就行,3天就到账了。”创业者李娜的经历印证了服务效能的提升。

广南县人社局召开2025年就业和社保业务推进会,提出对乡村公益性岗位监管力度再加强。

资金监管的“严”与“实”同样彰显作风建设成效。乡村公益性岗位实行“谁用人、谁管理、谁负责”机制,全年3次专项督查整改顶岗替岗6人,杜绝了“吃空饷”现象。491.7万元务工补贴、3384.44万元公益性岗位补贴的发放全程留痕,每一分钱都精准流向群众口袋。“补贴到账有短信提醒,村里公示栏每月更新名单,大家看得明明白白。”八宝镇公益性岗位人员陆秀莲说。

政策宣传摒弃“大水漫灌”,转向“精准滴灌”。工作人员深入60个就业帮扶车间开展“一对一”解读,为脱贫劳动力定制补贴申报指南,通过乡镇干部、劳务经纪人分层推送信息,让偏远村寨政策知晓率提升至92%。“干部上门教我填申请表,现在每月能领200元岗位补贴,这些好政策以前真不知道。”篆角乡脱贫户李金明的话道出了群众的心声。

扎根基层:用脚步丈量民情以精准服务暖民心

清晨的广南汽车客运站,“点对点”务工专列即将发车。2022名务工人员带着行囊,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有序登车。这是春节后广南组织的第34批集中输送,专列、包机、大巴直抵广东、上海等地,让群众从“家门口”直达“厂门口”。

广南县人社局集中输送农村劳动力返岗务工。

“全链条跟踪”是广南稳就业的关键举措。驻外工作站全年47次实地稳岗,走访56家企业,电话回访582名务工人员,实时掌握外出务工人员工作生活和思想动态。

广南县驻东莞就业服务工作站人员到利锋五金工厂实地查看运营情况。

构建起“外出—返乡—再就业”闭环。当67名失业人员返乡时,帮扶迅速跟进。8人被推荐再次外出就业,59人在县内帮扶车间、公益性岗位实现就近就业。

在易地搬迁安置区,40场专场招聘会带来1.98万个岗位,355名搬迁群众实现“楼上居住、楼下就业”。圆梦社区居民算过一笔账,以前在浙江打工,除去房租路费剩不下多少,现在社区车间做缝纫工,每月3500元还能顾家,一年多存两万元。在家门口的帮扶车间采访时,大家高兴地说,圆梦社区的就业车间既能挣钱,又能顾家。

七彩智能云科技公司开展“人工智能训练师”培训

技能培训的“订单式”服务让群众增收更有底气。针对七彩智能云科技公司需求,288人参加“人工智能训练师”培训后全部上岗;为宇泽公司定制的“电工双证”培训,让309名学员月薪突破6000元。“培训完拿到证书就进厂,技术岗比普工每月多挣2000元。”学员侬光富的技能升级之路,正是“需求导向、精准施教”理念的生动实践。

助企纾困:激活就业载体共绘发展同心圆

“多亏县里帮忙对接订单,我们有销路,才能带动群众就业。”优咪优服饰负责人在采访中感慨帮扶车间的重生经历。面对订单不足难题,广南建立“定期走访+问题销号”机制,召开6场座谈会收集12条诉求,为企业对接3笔省内外订单,兑现吸纳就业补贴623.71万元,让60个帮扶车间带动5837人就业,其中脱贫劳动力746人。

闲置资源的“唤醒”为就业注入新动能。7.5万平方米的乡村振兴产业园、安置区闲置资产被盘活,92家“小商”企业入驻,打造出“家门口务工车间”。圆梦社区79间商铺引入23家企业,514个岗位构成“步行10分钟就业圈”,群众月均增收1800元。“社区服装厂离家5分钟路,既能上班又能接孩子,每月收入3200元。”搬迁群众马应芬的工作状态,正是“离土不离乡”就业模式的缩影。

圆梦社区群众在辰亿服装厂有条不紊地进行服装缝纫。

创业扶持“组合拳”更让县域经济活力迸发。3313万元创业贴息贷款扶持176个项目,青年创业协会、“六郎城”省级创业村落带动新增市场主体1855户,形成“创业一户、带动一片”的效应。

如今的广南,33.54万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7.87万脱贫劳动力捧稳“饭碗”,5492人次通过技能培训提升收入,群众满意度达96%。从作风转变到服务升级,从群众增收到企业发展,广南用实干书写着就业帮扶的新篇章,让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基层落地生根,让民生福祉在精准施策中持续升温。

(来源:广南县委学习教育工作专班)

(编辑:董飞 美编:张振飞 二审:关韦伟 终审:徐昌建)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