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文山民俗出海“圈粉”,斩获500万播放

发布时间:2025-07-05 22:50:26  

图片

“嗨·中国”北京行。国际友人身着清代服饰游览故宫。

在全球化语境下,文旅融合已成为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路径。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UNWTO)提出“负责任旅游”的全球性倡议,倡导以创新方式挖掘文化旅游的深层价值。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这不仅是对中国经验的总结,更提供了与国际理念深度协同的路径。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淳古,拥有极为深厚的人文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由五洲传播中心创立的“嗨·中国”国际友人中国行文化交流活动(以下简称“嗨·中国”活动),作为文旅融合的创新实践,以文化为魂,将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嵌入游览参访过程中,打造沉浸式文化感知场景;以短视频为载体,将国际友人在中国的所见、所闻、所感真实传递给世界观众,构建跨文化交流的数字桥梁。

“嗨·中国”活动邀请来自不同国家、不同领域的国际友人通过实地参访与沉浸式体验,感知中国的古典之美与现代气息。活动以短视频、图文等形式充分展示中国各地的自然风貌、特色文化、非遗传承等内容,以人带景、以情动人,进一步推动地方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让国际受众从更贴近生活的视角感受中国魅力,为中国文化国际传播注入新活力。

图片

“嗨·中国”云南行。国际友人参与普者黑传统“花脸节”。

以文塑旅:山河为卷,文化为墨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文旅融合的本质,是将文化基因植入山河肌理,让旅行成为一场文明的对话。“嗨·中国”活动以地域文化为脉络,目前已先后在陕西、吉林、云南、北京等地设计深度体验线路,让国际友人在行走中触摸中华文明的温度与厚度。

图片

“嗨·中国”陕西行。国际友人在白鹿原影视城沉浸式体验西北文化。

在陕西,国际友人站在黄河壶口瀑布前听涛声如雷,学译“黄河之水天上来”,寻迹千年文脉;在非遗剪纸与书法体验中用一纸一剪、一笔一墨解码中国传统文化。在吉林,乘坐粉雪列车感受“长白天下雪”的魅力,从东北民俗的豪迈与细腻中,读懂黑土地孕育的生存智慧。在云南篝火舞动的夜晚,不同语言的笑声与鼓点共振,诠释“和而不同”的东方智慧。在北京中轴线的古今穿行中,国际友人着汉服、品京韵,于宫墙鼓楼间共绘“多元一体”的文明长卷。

“嗨·中国”活动,呈现给各国友人的中华文化不只是书本上的文字、博物馆里的展品,更是山水间的呼吸、指尖下的温度。

以旅彰文:万里同风,声动寰宇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旅行体验的价值,在于将文化感知转化为世界语言。“嗨·中国”活动以短视频为主要呈现载体,以新媒体平台为翼,配合图文传播,让故宫的飞檐、秦岭的云雾、云南的彝绣,突破地理藩篱,激发全球共鸣。活动产出的短视频类型丰富多样,涵盖视频日志(Vlog)、热点单条、混剪、微访谈、微综艺等,通过脸书、抖音等国内外热门新媒体平台发布。

图片

“嗨·中国”云南行。国际友人在“世外桃源”坝美村体验传统服饰。

活动邀请的国际友人不乏海外网络名人、意见领袖(KOL)等,他们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自由拍摄创作,凭借自身影响力,广泛传播中国故事。在华留学生群体则以青春活力在镜头中展现对中国的感知,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青春使者。

在“嗨·中国”陕西行中,一条“尔林兔大草原”混剪短视频登顶抖音热榜,1200万播放量让陕西的苍茫与诗意跃然屏上;在云南行中,多条展示抹花脸、火把节等地方特色文化活动的短视频在CGTN(中国国际电视台)平台发布,凭借500万播放量,成功激发了海外观众对东方民俗的想象。国际专业旅行摄影师丹·桑多瓦尔(Dan Sandoval)用镜头定格中国的绝美瞬间,其摄制的《坝美》短视频参展BJISFF(北京国际科幻电影节)虚实影像艺术交流会,用捕捉到的画面打造世界认识中国的生动窗口。

此外,“嗨·中国”活动还对来自不同领域的国际友人如驻华使馆参赞、美国国际摄影师、西安交大外籍教授、在华留学生等进行微访谈,通过深度对话,展现他们在活动中的所见、所闻、所感。镜头语言跨越山水阻隔,让“美美与共”照进现实。

文旅共生:主客相融,心桥自通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嗨·中国”活动已邀请到来自近30个国家的国际友人参与其中,真正的文化传播,不在于单向输出,而在于交流互鉴。活动通过沉浸式体验与对话交流,让国际友人从“旁观者”变为“共创者”。

以人带景,个体叙事激活文化感知,多元视角拼合出立体的中国镜像。国际友人在活动采访中多次表达对中华文化的喜爱以及因文明交流互鉴带来的无尽感动。比利时驻华使馆参赞夫人尚塔尔(Chantal)参与活动后感叹中国比她想象中的更广阔、更美丽、更有文化;柬埔寨留学博士陈恳(Veasna)呼吁有必要向全世界推广中国的文化瑰宝,确保子孙后代也能接触并弘扬这份充满活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以情动人,体验设计唤醒情感共鸣,文化不再是概念,而是可参与、可带走的情感记忆。在云南学习刺绣时,泰国留学生赵君(Punnavich Hinnok)表示这里的每一针都藏着不同文化的智慧;北京City Walk中,穿上清代服饰的外企法籍员工艾斯特拉(Estera)感叹这里既有现代化都市气息又有独具魅力的历史遗迹,令她久久回味。

以旅为媒,民间外交润物无声。“嗨·中国”活动让“人类命运共同体”具象为一阵阵欢笑、一次次拥抱。长白山滑雪场中,中外青年因一场雪仗结下友谊;温榆河灯会上,自贡彩灯照亮各国友人的笑脸。缅甸国际广播电视台编导钦莎兑(Riat)称她爱上了中国人民的笑容,在中国不需要担心语言不通,只需要用心交流,中国的美丽风景让她可以暂时逃离现实世界。

图片

“嗨·中国”吉林行。国际友人与中方团队在雾凇岛合影留念。

从山水到云端,文化自信在跨媒介叙事中悄然生长。“嗨·中国”活动正在让更多的国际友人以深入体验及深度交流的方式,认识一个生动、立体、丰富多彩的中国。未来,“嗨·中国”将继续秉持文明互鉴、创新发展理念,不断拓展活动内容和形式,打造更加沉浸式、互动式的活动体验,同时优化传播策略,让世界更好地认识中国、了解中国、爱上中国。

(来源:中国新闻发布)

(美编:冯鹤 二审:谢思思 终审:徐昌建)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