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在帮教对象心中,袁娣楠像一束光,一束可以穿透裂缝、照亮阴暗角落的光——人生有缺 幸而有你

发布时间:2025-07-07 15:14:58  

“刚刚接触这份工作的时候,你害怕吗?”记者问。

“特别害怕,因为我不知道如何跟他们打交道,但我跟教导员保证,一定会把这份工作做好。我第一次单独走访一名社区康复人员时发现,他们渴望被理解、被关心、被爱护。”她回答。

她叫袁娣楠,是文山市公安局西华派出所的一名辅警,从事警务工作10年的她,在文山市开化街道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站专门从事社区戒毒康复工作(以下简称社戒社康)7年有余。她说,这份工作能真正帮助他人,很神圣,也很有成就感。

由于工作成绩突出,今年国家禁毒委主要领导来开化街道调研视察社区戒毒康复工作时,对开化街道社戒社康工作取得的成效给予了高度评价,对袁娣楠开展的工作点赞。

曾被列为“贩毒嫌疑人”

说起袁娣楠,刚任职西华派出所教导员两个多月的刘飞打开了话匣子。

“其实我早就认识她了。”2023年,我省开展“雷霆2023—歼击1号”专项行动,禁毒部门开始使用大数据梳理历年来的吸毒人员,经过大量研判,发现电话138××××××××的号码不管白天还是黑夜,都在和大量的吸毒人员通话,初步研判为零星贩毒毒贩,研判人员将研判数据与号码推送侦查员后,侦查员立即展开调查。调查结果反馈,“号码为138××××××××的人叫袁娣楠,是一名社戒社康工作人员,不是毒贩。”当时,大家都被袁娣楠这种高度负责、忘我工作的状态打动。刘飞时任文山市公安局网安大队大队长,也是专项行动的成员,这件事让他深受触动。

“来到西华所,接触袁娣楠后,我发现她不仅工作态度认真负责,而且有一颗爱心,亲和力强,能设身处地为社戒社康人员着想,办事有智慧、有耐心。”刘飞说。

社戒人员信任她依赖她

“大部分刚来社戒社康报到的人员有抵触思想,我们对他们的帮教不能只讲大道理,他们是一时糊涂误入歧途,我们在帮教时,需要有耐心,跟他们谈心、谈生活,询问需要帮助的地方,多鼓励他们积极生活。时间长了,他们就会把你当朋友、当信任的人对待。”袁娣楠告诉记者。

2023年3月,社戒人员张某某打电话给袁娣楠称,有重要的事。袁娣楠联系社区民警一起过去,袁娣楠像往常一样,自己掏钱买了一箱牛奶提着去看望帮教对象。到了张某某家,张某某没有说话,直接走到墙角的一个柜子旁打开柜门,从里面取出一个包裹严实的袋子,翻开袋子,里面是一枚手榴弹和十七支雷管。他交给袁娣楠并说:“爆炸物交给袁同志我才放心。”

袁娣楠刚刚接触张某某时,他态度冷淡,不仅不配合工作,而且袁娣楠每次打电话和他沟通时,他情绪波动都很大,甚至经常出言不逊,态度极其嚣张。针对这一情况,袁娣楠决定协同辖区民警对他进行入户走访,一次、两次、三次,经过袁娣楠坚持不懈的努力,张某某的心理防线逐渐松动,不仅主动接受袁娣楠的心理疏导,而且还积极配合社区工作。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55岁的社戒人员李某某已经到强戒所戒毒3次,因为吸毒花费大,李某某要依靠父母生活,父亲88岁,母亲83岁。袁娣楠将这一情况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在一次回访中,袁娣楠发现李某某神情异常,便急忙带着李某某到社戒社康站做检测,检测结果又是阳性。袁娣楠苦口婆心地对李某某说,你不能再像这样了,你的父母这么大年纪,他们需要你来照顾,而不是要他们照顾你。李某某听后频频点头,但一听到要把他送到强戒所,他拔腿就跑,袁娣楠紧追不舍,并在同事的帮助下将其控制。眼看逃跑不成,李某某趁袁娣楠不注意,将头朝墙上狠狠撞去。送医包扎过程中,袁娣楠全程陪护,同时再次开导李某某,在袁娣楠不厌其烦地劝说下,李某某同意到强戒所戒毒。

现在,李某某回归社会已经有一年多时间,他找了一份停车场保安的工作,每个月有2500元的收入。李某某的母亲告诉记者,李某某现在变化很大,会买菜买水果回家,会做家务,会做饭,很有孝心,彻底戒断了毒瘾。

真心帮教打通“新生”路

“小袁,我外孙的变化太大了,他找了女朋友,要结婚了。他现在开了家烧烤店,生意很不错。”为了告诉袁娣楠这个喜讯,小邓80岁的外婆专门来到工作站找她。听到喜讯,袁娣楠很高兴。老人离开工作站时,她从自己微薄的工资里拿出200元作为份子钱送给老人。

小邓的父亲早逝,母亲患有脑出血。被外婆带大的他不小心染上毒品后,人生走向堕落。袁娣楠获知情况后,及时将他送到强戒所,回归社会到工作站报到后,袁娣楠加大了回访力度,同时上门动员亲属加强监督。为了更好地监督他,舅舅特意将他安排到自家开的饭店帮忙。在亲属的紧密配合下,小邓彻底戒断毒瘾,过上正常人的生活。

2024年端午节,为了感激袁娣楠,小邓的外婆特意抓了两只鸡,带了一些自己包的粽子到派出所送给小袁。担心小袁不收,老人还找到派出所所长,将袁娣楠帮助他们的事一五一十地说给所长听。

专职从事社区戒毒康复工作7年来,袁娣楠服务的社戒社康人员情况复杂,但从负责禁毒专职工作那天起,她就专注于如何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戒毒康复。

60多岁的社戒社康人员王某,患有多种疾病,且精神异常,长期一个人生活,靠亲妹妹通过打工照顾其生活,2023年1月袁娣楠得知情况后,立即向相关领导汇报王某的情况,并为其整理好申请低保的资料,帮助王某尽快拿到了低保金。

袁娣楠通过与帮教对象真诚相处,开导他们善待自己,关爱家人,用双手重新开创幸福生活。帮教对象陈某某从强制隔离戒毒所回来后,妻子离家出走,留下年迈的母亲和年幼的儿女,由于性格孤僻,不愿意与人接触,对社工入户家访抵触情绪较大,上门走访的袁娣楠多次被拒门外。但她没有放弃,而是多次打电话开导陈某某,经过不断努力,陈某某开始转变,接受管理和帮助。现在,陈某某已经解除社区康复并考取驾照,在社区的帮助下找到工作,开始新的生活。

看着帮教对象洗心革面,重新做一个对家庭、对社会有用的人,袁娣楠体会到了帮教工作的现实意义。

她是一束可以穿透裂缝的光

在帮教对象心中,袁娣楠像一束光,一束可以穿透裂缝、照亮阴暗角落的光。

工作中,袁娣楠经常思考一个问题:毒品的危害,不仅导致家庭妻离子散,而且给整个社会造成恐慌和威胁,吸毒者既是违法者又是受害者,怎样才能阻止他们的违法行为,怎样才能帮助他们成功戒除毒瘾,引导他们走上正路?

为了提高帮教工作能力,她认真学习相关禁毒法律法规和社区禁毒基本知识,深入社区了解社戒社康人员的思想状况和现实表现,有针对性地学习心理辅导和正面沟通的理论。经过不懈努力,袁娣楠学以致用,积累了非常丰富的帮教经验。为了不让社戒社康人员受到影响,在走访、回访过程中,她经常在制服外穿一件便装外衣。为了让帮教对象过上正常的生活,她东奔西走,千方百计为帮教对象寻找就业门路,引导他们参加各种就业培训,让他们掌握劳动技能,联系用人单位,为他们寻找适合的公益性就业岗位。对生活困难并已经戒掉毒瘾的社戒社康人员,袁娣楠到民政部门为其申请社会救济,解决他们的最低生活保障困难。为帮教对象联系金融部门给予信贷支持,为他们自主创业提供资金保障。

袁娣楠还将帮教工作与乡村振兴工作有机结合,认真开展涉毒人员“平安关爱”行动,为涉毒人员架起禁毒帮教工作的连心桥。通过开展慰问活动,让帮教对象感受到政府的关怀和温暖,进一步巩固了禁毒脱贫成效。7年里,她肩负使命、迎难而上,以细腻温柔、聪慧灵动、坚韧不拔的品质,在社戒社康工作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柔性力量。她坚持“帮扶工作是一种美好幸福”的理念,帮助社戒社康人员顺利回归社会,成为遵纪守法的公民。

(来源:云南法制报)

(编辑:刘虹 美编:冯明兰 二审:关韦伟 终审:徐昌建)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