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改革观察 | 文山州创新“环评服务小分队”改革赋能绿色发展
发布时间:2025-07-09 08:38:16
近年来,文山州以生态环境领域改革创新为突破口,聚焦环评审批堵点难点,创新构建“环评服务小分队”工作机制,通过审批流程再造、服务模式重构、协同机制创新三向发力,推动形成“全周期管理、全要素保障、全流程服务”的改革闭环,近三年来累计审批项目环评803个,指导3006个项目完成登记表备案,为企业解决环评难题2000余项,助推800余个项目完成环评要素保障,文山环评审批时效在改革创新中不断提升,为绿色转型发展注入新活力。
实施审批时限集约化改革,建立“双提效”目标管理机制。通过优化审批流程,将环评报告书、报告表审批时限分别压缩至22个、12个工作日,审批效率提升超60%,创全州行政审批事项压缩比率新高。
推行“三前置”预审服务模式。创新实施选址踏勘前置、环境要素评估前置、制约因素分析前置的“三前置”工作法,提前介入重大项目环评编制,近三年累计审批项目环评803个,指导3006个项目完成登记表备案,源头避免环评编制返工。
搭建“立体化”服务网络。构建“线上即时响应+线下精准对接”服务体系,通过专题座谈、入企调研及数字化沟通平台,建立“接诉即办、闭环管理”问题处置机制,近三年累计解决企业环评难题2000余项。
图为州环评服务小分队与省生态环境厅帮扶组联动深入云南富宁产业园区绿色铝产业重点项目开展现场服务
建立“双专员+调度员”跟踪机制。设置技术评审专员、审批专员和要素保障调度员,实行“一项目一专员”全程跟踪,形成“技术指导-修改审核-审批流转”闭环管理体系,确保技术评估与行政审批紧密衔接。
创新问题清单动态管理。构建“收集-分类-交办-反馈”四级问题处置链条,建立跨层级问题协调机制,累计协调解决上级权限问题47项,本级技术帮扶难题312项。
开展“一线工作法”攻坚。环评服务小分队组织100余次现场办公,实现8县(市)、产业园区全覆盖,针对200余个重点项目开展“面对面”指导帮扶,助推800余个项目完成环评要素保障。
图为州环评服务小分队到富宁县开展项目选址服务
强化跨部门协同联动。与州发展改革委、州能源局等6部门建立“招商引资项目信息共享制、项目环评审批告知制、项目环评政策提醒制、项目环评联席通报制”四项机制,实现建设项目信息共享、联合调度,近三年跟踪服务700余个重点项目,涉及投资800亿元。
强化“底线”意识。积极推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动态更新及应用,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上马,采取分类保护、分区管控措施,促进区域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
强化政策供给创新。探索“二证合一”等优化营商环境措施,开展重大项目环评要素保障攻坚行动,近三年提前化解100余个项目环评制约因素,保障招商引资项目快速落地。
图为州环评服务小分队到云南砚山产业园区开展铝产业延链补链项目环评技术帮扶业务指导
通过“环评服务小分队”工作模式改革创新,文山州环评审批时效大幅提升,生态环境部门民众满意度达98.7%,为推动文山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了生态环境力量。
【 来源:州委政研室(改革办)】
(编辑:郭韦 美编:冯鹤 二审:关韦伟 终审:徐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