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艾思奇:用《大众哲学》播撒革命火种

发布时间:2025-07-09 18:56:19  

图片
个人简介

  艾思奇(1910年至1966年),原名李生萱,云南腾冲人,蒙古族。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教育家。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弃学归国,投身理论救亡;1937年赴延安后,任抗日军政大学主任教员,参与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艾思奇愤然中断日本学业回国,立誓“从思想战场拯救民族”。

  1932年,艾思奇加入党的外围组织,以笔为武器,与形形色色的反动哲学进行斗争。他在《二十二年来之中国哲学思潮》一文中,对当时流行的错误认识作了尖锐批判,指出“旧哲学统治的时代已经到了结束的时候,在中国有着无限未来的必然是新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必然使被压迫者的前进之势更加锐不可当”。

图片

艾思奇

  在斗争过程中,艾思奇深刻体会到,“我们这个国家能有机会受教育的人不多,特别是广大劳动人民。我们写文章,做工作,一定要把这些人当作我们的对象”。

  从1934年开始,艾思奇在《读书生活》杂志连载24篇哲学文章,以“卓别林的胡子”“牛角尖旅行记”等生活比喻阐释唯物辩证法,之后整理成《哲学讲话》(后更名《大众哲学》)。1936年10月22日,毛泽东在给西安八路军办事处工作的叶剑英、刘鼎的信中提出:“要买一批通俗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及哲学的书”,并特别嘱咐“要经过选择真正是通俗而又有价值的(例如艾思奇的《大众哲学》、柳湜的《街头讲话》之类)”,以“作为学校与部队提高干部政治文化水平之用”。

  1937年赴延安后,艾思奇创新教学方法,发明战例化教学,将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转化为辩证法案例,讲授“战略持久与战术速决”的辩证关系;编写战地教材《抗日战士哲学读本》,用“地雷战中的矛盾转化”等战例诠释游击战规律,培养杨成武、许世友等2000余名抗大学员。

  1943年,艾思奇用理论亮剑,戳穿国民党反动哲学的谎言。蒋介石抛出《中国之命运》鼓吹“唯国民党能救中国”,艾思奇在《解放日报》发表万字长文《〈中国之命运〉——极端唯心论的愚民哲学》,痛斥其本质是“以‘真知’之名行愚民之实,用封建法西斯哲学掩盖消极抗日真相!”文章秘密传至国统区,引发知识界震动。

  艾思奇一生致力于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他曾说过:“1932年以前,我虽读过一些马克思主义的书,也相信共产主义社会必然实现,但我自己没有把这种认识变为行动,所以一直找机会学工业。1932年以后,这个希望断绝了,我才决心参加革命斗争。”

(来源:云南发布)

(编辑:董飞 美编:冯蕾 二审:侯佑琴 终审:徐昌建)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