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团州委:聚焦重点打造青少年理论宣讲“全链条”

发布时间:2025-07-10 09:29:19  

近年来,团州委围绕“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主题,聚焦“谁来讲”“讲什么”“在哪讲”“怎么讲”,延伸理论宣讲“触角”,丰富宣讲内容、创新宣讲形式,打造“文小青理润青心”理论宣讲品牌,让“接地气”“冒热气”“聚人气”的理论宣讲走进青少年。截至目前,全州累计开展各类宣讲5400余场,惠及青少年群体70万人次,达到“宣讲一次、影响一批、带动一片”的良好成效。

锻造三支队伍、聚焦“谁来讲”,让宣讲方式“活起来”

建强骨干队伍,夯实宣讲根基。立足“青年讲给青年听”的优势,精准选拔储备人才,组建了98人的文山青年讲师团、民族团结进步宣讲“青骑兵”和“红领巾巡讲团”队伍,形成“1+N”梯队(1名核心讲师带N名宣讲团成员)。同时,建立宣讲员信息库,标注擅长领域与风格特点,确保按需调配,为不同场景、不同群体的宣讲提供精准匹配的人才支撑。

深化集中培训,提升宣讲能力。针对青少年认知特点,开展分层分类的集中培训,破解“理论讲不透、青年听不懂”的难题。基础培训聚焦理论素养,邀请专家学者解读党的创新理论核心要义,通过“原文精读+案例解析” 帮助宣讲员吃透精神实质;技能培训侧重表达技巧,通过模拟课堂训练用网言网语、故事化表达阐释理论的能力;组织优秀宣讲成员分享实战经验,提升宣讲员将理论讲透、讲活的能力,让青少年听得懂、能共鸣。

抓实集体备课,凝聚宣讲合力。建立集体备课机制,围绕党的创新理论、青少年热点话题确定宣讲主题,共同打磨讲义、设计互动环节,推动“一人备课、多人复用、集体完善”;整合党史故事、身边案例等鲜活素材,形成“核心内容+特色案例”的备课模板,确保宣讲内容既精准权威,又贴合青少年认知习惯。

健全联动机制,畅通宣讲脉络。打破“单打独斗”模式,构建多部门协同的联动机制,让青少年理论宣讲“遍地开花”;建立微信群沟通平台,实时共享宣讲资源,打破地域与部门壁垒,形成多方协同的宣讲格局。

健全动态调整机制,优化队伍结构。制定量化标准,从宣讲场次、内容创新等维度进行综合评估,对优秀的宣讲团成员给予外出学习、资源倾斜等激励,对因工作变动等原因不再适合的及时进行调整,常态化吸纳新入职青年、返乡大学生等“新鲜血液”,通过“传帮带”保持队伍梯队活力,确保宣讲力量始终与青少年需求同频共振。

突出四项重点、聚焦“讲什么”,让宣讲内容“实起来”

立青年志,以党的创新理论照亮青春航向。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为主线,从“三个定位”看文山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使命担当,传播好党的理论主张,讲好党的创新理论、党史国史团史、国情省情州情及形势政策,引领文山州广大青少年树立奋发向上、崇德向善的鲜明价值导向。

发青年声,用团结故事凝聚青春共识。结合文山州11个世居民族的特点,讲好民族团结进步的故事,引导各族青少年牢固树立“休戚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说青年话,以发展成就激发青春担当。围绕文山三七产业园、绿色铝产业园等主题,讲述“一棵药草富边疆”“一块铝锭连世界”创新发展故事,用青少年能感知的“发展温度”,点燃参与建设的热情。

讲青年事,借榜样力量点燃青春斗志。以“老山精神”“西畴精神”典型人物和楚图南、王友德、王建川等红色故事,引导青年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深入挖掘文山青年行业先锋榜样、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两红两优”先进典型故事,开展典型事迹宣讲600余场次,用身边人讲身边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让先锋力量真正成为点燃青春斗志的“火种”。

坚守六个阵地、聚焦“在哪讲”,让宣讲场地“热起来”

进机关,以理论清醒守牢青年干部初心。围绕“青年干部的使命担当”等主题,通过“业务骨干分享会”“青年员工座谈会”等载体,推动青年干部在学思践悟中强化责任意识,把理论清醒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初心动力。

进学校,用青春话语点亮学子成长之路。打造沉浸式思政互动课堂,在高校开展“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主题宣讲,用 “专业学习与国家需求”等话题引发共鸣;中小学则通过“红领巾巡讲团”“党史情景剧”等形式,把红色故事、榜样事迹转化为生动教材;设置“提问接龙”“观点辩论”环节,让理论宣讲成为点亮青春梦想的“引路灯”。

进企业,以发展共识凝聚青年职工力量。围绕“企业创新与青年机遇”“工匠精神的青春表达” 等主题,邀请技术骨干、青年劳模分享“车间里的发明创造”“项目攻坚中的团队协作”。结合“技能比武”“岗位建功”等活动,用“成果展示”说明“个人成长与企业发展同频”,让青年职工在认同企业愿景中增强归属感。

进农村,用乡土语言讲透乡村振兴故事。用村民听得懂的“土话”“家常话”开展宣讲。聚焦“乡村振兴中的青年角色”,邀请返乡创业青年、驻村工作队讲述“电商卖农货”“乡村旅游开发”等身边事,用“收入增长账本”“村容村貌变化”等实景对比,展现政策带来的实效。

进社区,以民生温度连接群众心声。紧扣社区青年关切的“民生小事”,把宣讲变成“唠家常、解心结”的过程。围绕“社区治理中的青年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故事”等实例,讲清“政策如何惠及生活”。邀请青年为社区建设提建议,让宣讲在互动中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凝聚“共建美好家园” 的青年共识。

进网络,借数字平台提升青年理论声量。善用短视频、直播、动漫等青年喜爱的形式,打造“指尖上的宣讲课堂”,开设“青年宣讲在前沿”专栏,通过精准推送、互动传播,让理论宣讲成为青年“刷得到、看得进、记得住”的网络养分。

创新多元载体、聚焦“怎么讲”,让宣讲效果“燃起来”

团干部带头讲,当好“排头兵”。发挥团干部政治强、接地气的优势,带头走进班级、社团、实践基地,结合工作经历讲政策、谈体会。依托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少先队辅导员培训班等载体,拉近与青年的距离,形成“一级带一级、层层都来讲”的示范效应。

骨干示范讲,立起“标杆尺”。选拔优秀青年宣讲员开展示范宣讲,打磨“精品课”“样板课”。围绕核心主题设计标准化流程,融入互动问答、案例解析等环节,为基层宣讲提供可复制的模板,让更多青年学有榜样、讲有章法。

专题精准讲,突出“深聚焦”。依托老山“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西畴精神”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基地等阵地,开展“老山精神”“西畴精神”主题宣讲,让青年在专题化学习中深化理解。

互动体验讲,打破“单向灌”。组织“红土地之歌”演讲比赛、红领巾讲解员大赛等,通过经典朗诵、情景演绎等方式,生动阐述党的创新理论,让青年讲给青年听,让青年影响青年。

融入日常讲,实现“常态化”。把宣讲嵌入青年的生活场景,在志愿服务后聊“奉献的意义”,在技能培训中谈“工匠精神”,在团建活动里穿插“微宣讲”,用碎片化时间传递大道理,让理论宣讲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

线上创新讲,拓展“辐射面”。充分发挥“文山青年”新媒体矩阵优势,制作理论宣讲微视频、动漫短片,结合留言实时回应青年关切,用“青言青语”让理论传播更“潮”更“活”。

下一步,团州委将以筑牢青少年信仰之基为核心,深化“理论+实践+传播”三维体系,进一步建强青少年宣讲骨干库,打造更多“青言青语”精品课,通过“榜样带学、互动研学、实践悟学”,让党的创新理论成为青年成长的思想罗盘,形成“星火燎原”的传播效应。

(徐百利)

(美编:冯鹤 二审:关韦伟 终审:徐昌建)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