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普者黑猕猴跳水走红,生态治理让150只猴群安家
发布时间:2025-07-12 17:11:43
栈道上猕猴列队起跳,空中划出优美弧线,整齐入水溅起朵朵水花——云南省文山州丘北县普者黑景区的猴群因一段“高空跳水”视频成为今夏最受欢迎的“跳水天团”。
近日,一段猕猴排队跳水的视频在社交媒体引发关注。画面中,生活在云南文山丘北普者黑景区的猕猴群上演了一场精彩的“跳水表演”:它们列队行走在栈道上,依次从高处跃入清澈湖水中,姿态优美,动作流畅。
这一幕让网友直呼“每一帧都是行走的‘快乐源泉’”。视频中的主角正是普者黑猕猴群,它们以天性自然的表演,为炎炎夏日带来一丝清凉与欢乐。
一、生态乐园,猴群壮大的背后故事
监测数据显示,普者黑湿地公园的猕猴数量已从2015年最初的47只增至如今的150余只。这些猕猴主要分布在景区的天鹅湖和水上运动中心两大区域,成为当地生态系统的标志性物种。
景区工作人员介绍,视频中猴子跳水的栈道原本是为了方便猴群与游客互动而特意修建的。然而,随着猕猴数量增加,游客频繁遭遇猕猴抢夺背包和食物的情况也日益增多。为此,景区拆除了部分栈道,仅保留一部分供猕猴嬉戏。
猕猴跳水并非经过训练的特技表演。在炎热的夏季,跳入清凉的湖水是猕猴避暑降温的本能选择。
二、生态治理,水质提升一个等级的艰辛之路
猴群壮大的背后,是丘北县在普者黑湿地保护上的不懈努力。近年来,当地政府认真贯彻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理念,投入资金1.42亿元,用于退田还湖、退耕还湿、退塘还湿等项目。
通过实施一系列生态修复工程,普者黑湖水质显著提升。2022年1月—6月,国控断面水质综合评价达到Ⅱ类,比2021年提高了一个类别,实现质的飞跃。
三、多样生命,湿地生态的华丽蜕变
随着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普者黑湿地成为生物多样性的乐园。监测数据显示,湿地公园内维管束植物由原来的465种增加到823种;鱼类从18种激增至89种。
在野生动物方面,40余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纷纷“安居”普者黑喀斯特国家湿地公园。东方白鹳、金雕、天星高原鳅等珍稀物种在此安家落户。
2025年的越冬水鸟监测工作中,科研人员首次记录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黑鹳的身影,这一发现令生态保护工作者们欣喜不已。
四、和谐共生,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之道
为保障猴群健康,景区每日投喂玉米等食物,年均投喂量高达7万斤。但猕猴作为野生动物,其觅食本性难以完全改变。
在此提醒广大游客:不要随意投喂猕猴,避免引起猴群争抢食物。虽然猕猴跳水场景十分有趣,但游客应与猴群保持安全距离,文明观赏。
今年夏天,珍稀荷花“大洒锦”、白色并蒂莲、红色并蒂莲、多种千瓣莲竞相开放,让普者黑景区再次“上分”,成为众多游客的旅游目的地。
猴群的每一次跳水,都是对生态治理成效的生动打分。随着黑鹳等珍稀鸟类首次现身湿地,这里的生物多样性名录还在不断延长。游客举起手机拍摄猴群跳水时,镜头里记录的不仅是自然的趣味,更是人与自然和解的文明见证。
(董旭 冯明兰)
(编辑:董飞 美编:冯蕾 二审:侯佑琴 终审:徐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