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24户群众“如厕难”怎么办? ——马关县政协通过院坝协商助力解“急”

发布时间:2025-07-14 16:29:44  

盛夏的那么果河河畔,清风吹过红砖墙,一场“厕所革命”在马关县八寨镇岔河村引发热议。据此,马关县政协在该村组织召开了一场以“小厕所大民生,干部群众一条心”为议题的院坝协商议事会议,聚焦少数民族村寨村民如厕困难,通过政协搭台、多方联动的方式,将困扰24户壮族群众的“如厕难”问题转化为乡村治理的生动样本,让“夏天苍蝇嗡嗡飞,冬天漏风冻得慌”彻底成为历史。

据了解,岔河村共有94名壮族群众沿河而居。由于历史传统,村民们形成了使用公厕的生活习惯,全村只有1/3的农户建有户厕,而如今唯一的老旧公厕却让村民陷入两难:设施破败、卫生堪忧,更因紧邻河道,污水直排为生态保护带来巨大压力。

作为马关县第八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奶粑节”的发源地,近年来,岔河村依托美丽的自然风光与多彩的民俗文化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但旅游公厕建设因环保标准问题迟迟无法推进,现有设施无法满足村民基本需求,“如厕难”成为岔河村文旅产业发展道路上难以言说的隐痛。“每当游客问起厕所时,我们都不好意思指方向,村子里样样都好,竟让厕所给难住了。”岔河村村委会主任杨永昌表示,岔河村旅游产业发展的短板,正卡在这方寸之间。

会前,马关县政协多次组织政协委员走村入户,在田间地头开展民情恳谈,并梳理出三大核心问题:标准化公厕缺失的急迫、绿美管护机制的空白、群众参与动力的不足。针对临河建厕的环保难题,县环保与水务部门的专家们反复勘察河道,最终形成了“生态优先、科学规划”的基本共识。

协商会现场,县政协创新采用“问题可视化”方式,将公厕现状、河道污染监测数据等展示给与会人员,震撼之余,与会人员发言的热情也被点燃。

“要建公厕,钱从哪里来?”面对村民们的提问,八寨镇人大主席汤志洪现场回应道:“县政协与镇政府将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8万元,在岔河村建一个卫生厕所。但大家要一起努力,积极出地、出力、管到底。”

“厕所一定要建,但不能污染了母亲河。”“公厕位置一定要选好,交通便利是前提,还要美观整洁。”“建得好,更要管得好,后续管理必须跟上。”在热烈的讨论声中,会议达成多项共识:政府主导建设、企业捐赠环保设备、村民投劳并组建管护队,形成“政府+企业+群众”三方共建模式。

“建厕是引子,治村才是根本。”马关县政协副主席杨朝亮说,协商会不仅解决了厕所问题,还推动建立了“五治融合”的乡村治理新机制,由党员带头成立“共建小组”,将公厕管护写入村规民约,引入积分制激励群众参与,聘请乡贤担任生态监督员,让“自己家园自己建,自己家园自己管”的理念成为共识。会议结束时,杨永昌主动请缨担任管护小组组长:“这是我们自己的事,更是守护母亲河的责任。”

村民李阿婆的话说出了大家的心声:“小厕所连着大民生,只要干部群众一条心,就能建起幸福新家园。”从“厕所革命”到“乡村善治”,马关县政协通过院坝协商这一创新形式,让那么果河畔的“厕所难题”成为撬动基层治理的支点,为乡村振兴注入力量。

(魏溦 李美昌)

(编辑:刘虹 美编:冯蕾 二审:侯佑琴 终审:徐昌建)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