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一片桑叶一盒蚕 “银丝经济”“织”就致富路

发布时间:2025-07-14 16:33:17  

在富宁县谷拉乡,群众用一片桑叶、一盒蚕茧,在嶙峋石缝间“织”出了致富路。

曾经背着行囊远赴外省务工的农星敏,如今听着蚕宝宝啃食桑叶的沙沙声,在家门口捧起了“金饭碗”,去年他养蚕收入18万元,今年预计突破20万元。这串数字如蚕茧抽丝般,缓缓拉开了石漠化山区蜕变的序幕。

谷拉乡谷桃行政村20个村小组散落于岩石裸露的山坳里。农星敏介绍,他在广东省肇庆市的工厂务工时,一年到头赚的钱刚够糊口。转机来自广西工友的一句话:“在老家石缝里种桑养蚕,日子比打工滋润。”

2019年,他和妻子毅然返乡创业,在石缝里刨出50亩桑园,又跑到广西靖西市“蹲”在蚕房里学技术。如今他家蚕房里,雪白的蚕茧堆成小山,“一个月养两批,今年前三批就卖了5万多元。”农星敏黝黑的脸上笑出褶子,“比在工厂熬日子强多了,现在还可以照看孩子。”

农星敏家墙上贴着的养蚕日志,成了村民眼里最鲜活的“致富指南”。谷桃村村民闭秀爱今年也试养了第一批蚕,卖了8000元,“桑树才种3亩,明年扩到20亩,赚头肯定更足。”闭秀爱说。

谷桃村养蚕户从1户扩展到22户,今年新增17户,全村年收入将突破150万元。这股“桑蚕热”还影响到了平蒙、多贡等3个行政村,50余户村民跟着种桑养蚕,2025年预计产值超200万元。

“光卖蚕茧还不够,得让产业‘长翅膀’。”夕阳掠过山梁,农星敏正给新一批蚕宝宝撒桑叶,蚕箔上的小家伙们摇头晃脑,仿佛在石缝间编织着细密的希望。

这片曾被认为“长不出未来”的土地,如今正用桑蚕产业做“笔”,在绿水青山间写下最生动的乡村振兴注脚。下一步,谷拉乡将积极争取项目支持,开展招商引资,扩大产业规模、提升养殖技术,并延伸产业链。同时,结合当地红色文化资源,打造桑蚕种植养殖、文化体验等乡村旅游项目,让桑蚕产业成为谷拉乡一张亮眼的特色产业名片。

(黄鹏  应文吹  黎莹颖)

(编辑:刘虹 美编:冯蕾 二审:侯佑琴 终审:徐昌建)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