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七彩地名我来讲——文山地名(四十)小桥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发布时间:2025-07-14 18:03:26
小桥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文山市和西畴县境内,处于北回归线附近。保护区内主要为黄壤、黄棕壤分布,地势沿山脊起伏变化不大,最高点为水晶石梁子,海拔1883米。从法斗后山的水晶石梁子到小桥沟的大尖山一带,相对高差为250米—300米,山脊稍为平缓,呈波浪状起伏。又从西部的小桥沟经法斗,到东部的南昌,以山脊线为界,地质构造分异十分明显:北面为岩溶地貌,溶洞、漏斗、石芽、岩峰随处可见;南面则属山原地貌,大小山脊线明显,全部为土山。
小桥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图片由西畴县融媒体中心提供)
小桥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类型,常年受太平洋东南季风控制,以暖湿气流为主,年均降雨量1200mm,降雨80%集中在5~10月,3~5月为干季,全年霜期不长,相对湿度保持在80%以上,为常绿阔叶林生长发育提供了良好的生境。小桥沟自然保护区内有大小溪流108条,是八布河、畴阳河的主要源头,也是西畴县、麻栗坡县群众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大水源林。也许是北回归线贯穿全境、气候清凉湿润的缘故,西畴县境内有很多地方古树参天,丛林密布,峰奇崖险。西畴之奇首先是珍稀濒危物种众多,这其中当数至今已有上亿年历史的华盖木。
小桥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上亿年来,华盖木长在深山无人识,直到1978年,植物学家刘玉壶在西畴小桥沟首次发现并命名为华盖木,这一珍稀树木才被世人所知。华盖木的稀少在于繁育非常艰难,树种都结在树尖上,高达几十米的树根本无法攀爬,因此采种十分困难,而树种还要被小鸟吃进肚子后排出来才能发芽,每年能被小鸟吃进肚里又平排出来的树种非常稀有,因此很难繁殖。
华盖木属原始古生物种,常绿乔木,长得非常高,可达40多米,因材质紧密闪耀着淡绿色光泽如同丝绸,而又被称为“缎子绿豆树”。据说古时候,只有皇帝才能享用到华盖木做成的家具。被誉为植物活化石的华盖木在世界已几近灭绝却在西畴县悄然存活下来,因而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全世界共发现的7棵华盖木大树中,就有5棵生长在西畴小桥沟天然密林中。在小桥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还有獐、熊等珍稀野生动物,被称为“自然历史博物馆”,形成生物多样性的“物种基因库”。
(来源:文山州民政局)
(编辑:郭韦 美编:张振飞 二审:关韦伟 终审:徐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