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麻栗坡司法为民无盲区:法官助盲人夫妻解纠纷
发布时间:2025-07-16 15:20:49
近日,麻栗坡县人民法院铁厂法庭一行驱车100多公里奔赴文山市,将法庭调解室“搬”到一对盲人夫妻身边,在充分尊重双方当事人意愿的基础上,经过法官的悉心调解,最终促成双方当事人“和平分手”。
据悉,原告与被告是一对盲人夫妻,结婚多年后因性格不合,夫妻感情日益淡薄,原告以夫妻感情破裂为由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接到案件后,充分考虑到双方当事人均为盲人行动不便,无法通过正常渠道参加调解或审判活动的实际,法官秉持司法为民的理念,当即决定启动“绿色通道”,主动上门进行调解,切实减轻当事人诉累。
考虑到双方当事人均为盲人,行动本就不便,且居住小区人员密集、环境嘈杂,若在家中调解,不仅可能因过往邻里的无意关注给他们带来心理压力,还易受家庭环境中各类声响干扰,影响沟通效率。为最大限度保护当事人隐私、减少外界干扰,让他们能在安心、专注的状态下表达真实意愿,铁厂法庭干警特意与文山市当地司法所沟通协调,将调解地点定在司法所。这里距离当事人居住地较近,又能提供一个相对私密、安静的专业空间。
待双方当事人到达司法所后,法庭干警悉心搀扶双方当事人到达调解室,秉持“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的理念,耐心劝导双方当事人珍惜多年夫妻感情,尝试修复双方当事人的婚姻关系,但原告态度坚决,明确表示夫妻感情已无法挽回,不愿再与被告和好。在确认调解和好无望后,法官便聚焦于如何让双方“和平分手”,经过法官耐心细致的劝导和释法明理后,原告与被告自愿达成离婚协议。由于原告与被告无法阅读书面材料,法官采用“口述+触摸确认”方式,逐条向当事人宣读解释调解协议内容,并引导其通过按手印方式确认。在整个调解过程中,法官考虑到原告与被告无亲属陪同,便邀请当地司法所工作人员及调解员全程见证,确保程序公正透明,这场特殊的婚姻纠纷终得妥善解决。当事人在签订协议后感慨,“法官的手就是我们的眼睛”。
在“坐堂问案”与“上门服务”之间,法官用脚步丈量司法为民的厚度,诠释了“司法为民”的深刻内涵。下一步,麻栗坡县人民法院将持续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家门口”诉讼服务,通过巡回审判、午间法庭、火塘调解等务实举措,不断优化立案、审判、执行服务质效,让公平正义突破时空与身体条件的限制,最大程度化解群众难题,为边疆的和谐稳定贡献法院力量。
(来源:麻栗坡县人民法院)
(编辑:周秋 美编:冯明兰 二审:侯佑琴 终审:徐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