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文山州民政局多举措保障汛期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发布时间:2025-07-17 14:53:11
近期,文山州出现极端降雨过程,部分地区发生地质灾害,给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带来影响。文山州民政局坚持“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按照“保基本、兜底线、救急难、可持续”的总体思路,采取多项有力措施,及时足额发放各项救助资金和补贴,全力保障汛期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全面落实社会救助政策,筑牢基本生活保障底线。落实最低生活保障政策,按月足额发放低保金,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的家庭提供基本的生活费用,确保他们有足够的资金购买食物、生活用品等;足额发放特困人员生活补贴和护理补贴,保障其基本生存需求;针对因灾等突发情况导致生活陷入困境的群众提供及时的资金或物资援助等临时救助,帮助他们渡过难关。通过这些政策的全面落实,让困难群众在汛期也能维持正常的生活水平。汛期以来开展临时救助7420人次,共向困难群众发放救助金8.55亿元。
保持救助热线全天候畅通,确保求助渠道便捷高效。在全州民政社会救助系统开展“救在你身边 永不中断的热线”主题党日活动倡议,为困难群众提供了一个随时可以求助的渠道。在汛期,灾害可能随时发生,困难群众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及时拨打救助热线,向民政部门反映自己的困难和需求。热线工作人员可以第一时间了解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协调相关资源进行救助,有效提高救助的及时性。同时,畅通的热线也有助于民政部门及时掌握困难群众的动态,为后续的救助工作提供准确的信息。目前,全州共向社会公布州、县、乡三级救助热线123个。
落实乡镇临时救助备用金,增强基层救助能力。采取有力措施,确保乡镇临时救助备用金落实到位,让基层在遇到突发情况时能够迅速开展救助工作,提高了救助的效率。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足额将救助资金发放到困难群众手中,真正发挥救助政策的作用,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得到及时的援助。例如,对于一些因灾急需食品、药品等物资的困难群众,乡镇可以利用备用金及时采购并发放,解他们的燃眉之急。今年来,州民政局、州财政局共向县(市)下拨困难群众救助资金14.61亿元,落实乡镇临时救助备用金253.57万元。
建立健全监测联动机制,及时掌握困难群众情况。建立州、县、乡、村汛期监测联动机制,实现对困难群众情况的全面、及时掌握。通过各级之间的密切协作和信息共享,一旦发生灾害或可能影响困难群众生活的情况,能够迅速作出反应。建立起州级统筹协调资源,县级负责具体的组织实施,乡镇和村级第一时间了解基层困难群众的实际情况,并及时上报的工作机制,保证险情报送及时准确,迅速组织救援和安置工作,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进一步扩大。
加强困难群众的走访探访,给予特困人员关怀照顾。针对分散供养的特困人员往往居住较为分散,在汛期可能面临更多的如房屋漏水、出行不便等困难和风险,要求各县(市)切实落实好照护协议,加强对分散供养等特困人员进行走访探访,做到及时发现和掌握他们的需求和问题,并帮助他们解决;及时检查他们的居住环境是否安全,为他们送去必要的生活用品和食品,给予他们心理上的安慰和支持;及时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确保他们在汛期能够得到及时的医疗救助。汛期以来,全州先后走访了9000余户困难群众,为困难群众解决实际问题2000余个。
(通讯员:李名可)
(编辑:刘虹 美编:冯蕾 二审:侯佑琴 终审:徐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