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麻栗坡马关老君山省级自然保护区首次发现凤头蜂鹰活动记录!

发布时间:2025-07-17 15:42:53  

近日,麻栗坡马关老君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工作人员在整理红外相机资料时惊喜发现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凤头蜂鹰的活动影像。

凤头蜂鹰,拉丁学名:Pernisptilorhynchus,别称东方蜂鹰、八角鹰、雕头鹰、蜜鹰,隼形目鹰科蜂鹰属鸟类。凤头蜂鹰的羽冠看上去像在头顶戴了一尊“凤冠”,喜欢吃蜂类,凤头蜂鹰之名由此而来。

凤头蜂鹰为中型猛禽,其头顶暗褐色至黑褐色,头侧具有短而硬的鳞片状羽毛,头的后枕部通常具有短的黑色羽冠。眼先羽片短小而致密,飞羽和尾羽黑褐色。虹膜为金黄色或橙红色,喙为黑色,脚和趾为黄色,爪黑色。体重1000克~1800克;体长500毫米~600毫米;嘴峰长21毫米~39毫米;翅长400毫米~501毫米;尾长241毫米~291毫米;跗跖部长54毫米~60毫米。

凤头蜂鹰主要以蜂类的成虫、幼虫以及蜂蜜、蜂蜡等为食,也会捕食如蝗虫、蝽象等其他昆虫和昆虫幼虫,偶尔食用小型兽类、蛙类、蛇类、鸟及鸟卵等动物性食物,通常在树上或地上猎食,有时可见其用爪挖掘地上的胡蜂窝,啄食其中的幼虫和卵。凤头蜂鹰通常栖息于山区、丘陵的阔叶林、针叶林和混交林中,最高可见于海拔1800米,在林缘疏林地带较常见。此外,在林外村屯、山区养蜂场、农田和草原平原等地区也有活动。凤头蜂鹰繁殖期在4月-9月,每窝产卵约1~3枚,鸟卵外表呈砖黄色或红褐色,其上密布有咖啡色斑点,大小一般为(49.8-58.2)毫米×(37.9-46.2)毫米。产卵后由雌鸟承担孵卵,孵卵期28天~55天,雏鸟晚成,育雏期通常为35天~45天,在5周~8周后独立生活。

凤头蜂鹰部分为留鸟,部分为候鸟,在中国的种群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及四川、云南等地,在华北、西北、华南及华东地区的部分省份为旅鸟或冬候鸟。凤头蜂鹰喜好单独活动,但在迁徙季节可见结成8只~10只小群或成大群飞行。在世界范围内主要分布于亚洲东部至南部,繁殖于西伯利亚南部至萨哈林岛、日本以及朝鲜,越冬于菲律宾、马来半岛和印度尼西亚,在菲律宾、缅甸、泰国、马来半岛、印度尼西亚及印度等地区为留鸟。凤头蜂鹰对农林有益,还具有科研价值。

(来源:老君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

(编辑:刘红丹  美编:冯明兰  二审:侯佑琴  终审:徐昌建)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