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广南花赛小学的暑期非遗课:学跳弄娅歪,壮族非遗薪火传

发布时间:2025-07-21 15:24:07  

近日,一堂别具意义的“弄娅歪”舞蹈教学课在广南县曙光乡马堡村委会花赛小学开课,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弄娅歪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卢仕华亲自授课,带领花赛小学的孩子们领略壮族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花赛小学内,孩子们围在一起,眼神中满是好奇与期待。传承人卢仕华首先为大家介绍了弄娅歪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弄娅歪”是壮语,“弄”即跳或耍之意,“娅”指女性,“歪”指水牛。因此弄娅歪又称牛头舞,最初是壮族人民祈求丰收的一种舞蹈形式,后来逐渐演变为一种民间娱乐活动,承载着壮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2009年列为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广南的“弄娅歪”与其他地方不同,娅歪鼻尖上有角,像犀牛。弄娅歪时,身体藏于身衣之中举头而舞,时而摆头踩步,时而旋转打滚,时而双脚跪下拜四方,时而爬起甩头往前奔跑。戴大头假面具和舞刀弄棍者,随鼓点不停地做幺牛动作;戴猴头面具者模仿猴子跳动戏牛取乐。

“我们花赛村从唐朝开始就跳弄娅歪了,到现在已经是第七代了,我是第七代传承人,2014年成为州级传承人,到2019年的时候,成了省级传承人。我们村子已经有50多个人会跳了,我们先后9次去广南参加活动,到外面比赛4次,都获得过金牌或者银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弄娅歪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卢仕华介绍。

随后,卢仕华开始现场示范弄娅歪的基本舞步和动作。只见他身姿轻盈,步法灵活,手中的道具随着鼓点节奏上下翻飞,引得孩子们阵阵惊叹。在卢仕华的指导下,孩子们迫不及待地跟着学起来。起初,孩子们的动作略显生疏,但在卢仕华的耐心纠正和鼓励下,他们逐渐掌握了要领,舞姿也变得越来越和谐。

“我今年11岁了,我从小就很喜欢弄娅歪,我也经常看我外公跳弄娅歪,暑假刚好有这个机会,有老师来教我们跳弄娅歪,我也会好好地学习,把我们壮族的这项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广南县曙光乡花赛小学五年级学生韦功杰说道。

“我们村子里面每逢过年过节都会跳弄娅歪,我小时候就很喜欢,一直都想学,现在有机会学了,我要把它学好。”广南县曙光乡花赛小学五年级学生陆韦归表示。

壮族弄娅歪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价值。卢仕华说,他希望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让更多的孩子了解和喜爱上弄娅歪,让这门古老的艺术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

“今年暑假刚好有这个机会,就把年轻人和学生组织起来传承民族文化,村里的老人会的都一起来教,以后成立一支队伍出去比赛。我现在希望教出这一代,他们又教下一代,一代一代永远不间断,弄娅歪在花赛村永远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弄娅歪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卢仕华饶有兴致地说。

(广南融媒记者:许文娟 韦银荧 曙光乡:季鸿儒)

(编辑:刘虹 美编:冯蕾 二审:关韦伟 终审:徐昌建)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