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关爱“一老一小”︱文山市追栗街镇:“资源整合+精准服务”打造儿童关爱服务新模式
发布时间:2025-07-28 14:23:23
7月25日,文山市追栗街镇为期两周的暑期夏令营圆满结营。此次活动以“快乐当夏·守护心灵”为主题,通过游泳技能、乡村振兴、非遗传承、安全自护、阅读兴趣等多元化课程,为辖区少年儿童打造了一个充实、安全、快乐的假期成长平台。
针对辖区内5个村委会儿童居住分散、部分儿童出行不便、专业教学力量薄弱、活动经费短缺等实际问题,追栗街镇创新构建“假期托管+综合育人”服务模式。自2023年起,通过常态化举办夏令营、冬令营,累计开展活动7期,服务少年儿童超300人次,不仅缓解了假期儿童“看护难”“活动贵”问题,更形成了资源集约、服务精准的基层儿童关爱品牌。
打破各村委会少年儿童之家单打独斗模式,与镇中心校深度联动,将托管服务嵌入学校及乡镇现有阵地。通过统筹使用学校教室、宿舍、食堂、图书馆,红色教育基地——文山县民主政府纪念馆、云南省级非遗——三眼土洞箫等现有资源,既保证了集中托管的标准化需求,也实现了阵地联动、亮点突出、高效管理。
构建“专职教师为骨干、高校志愿者为补充、专业人士为特色”三元师资矩阵,固定配备至少1名中心校教师负责日常后勤服务及事项对接,保障活动有序开展。吸纳高校“三下乡”志愿者40余人、校外少工委10余家,坚持每期课程设置不同,开设手工、舞蹈、乐器、足球、游泳、心理团辅等10余门特色课程。联动司法所、派出所、消防队等部门专业人员20余人次,开展法治讲座、安全自护、防溺水、消防知识等实践课20余场次,为孩子们带来更丰富的课程体验。多元力量融合让课程体系从“单一看护”升级为“德智体美劳”全面覆盖,课程设置更专业、更科学、更灵活、更成体系,全面实现学生开心、家长省心、政府放心。
实行“分类收费+政府托底”机制,兼顾不同家庭负担能力。一般家庭学生按走读25元/天、住校35元/天收取(含餐费、材料费等);为困境儿童、留守儿童全额补贴费用,所需资金由镇级财政补贴与筹集经费统筹使用。通过“群众适度分担+公益精准覆盖”,既减轻财政压力,又确保特殊群体“零门槛”参与。
将乡镇游泳池纳入托管服务体系,每日开设1小时游泳课,既让闲置泳池使用率大幅提高,帮助学生掌握基础游泳技能,实现“技能培养+安全防护”双提升,极大降低暑期防溺水工作压力,少年儿童之家、学校、游泳池三个阵地同步发挥作用。
追栗街镇少年儿童之家通过“阵地共享、师资加持、经费合并、资源联动”的创新实践,既破解了基层儿童托管中“资源散、力量弱、成本高”的难题,又实现了“看护有保障、成长有陪伴、安全有守护”的目标。这种以资源集约为路径、以精准服务为核心、以综合育人为导向的模式,不仅让300余名少年儿童在假期收获了成长与快乐,更探索出一条适合农村地区的儿童关爱服务新路径。下一步,追栗街镇将继续优化服务细节,固化联动机制,让“家门口的托管班”成为守护童心、助力成长的温暖港湾,为基层儿童关爱服务工作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样本。
(通讯员:王云春)
(编辑:郭韦 美编:陆军 二审:谢思思 终审:徐昌建)